从老挝的万象站装车,乘着中老铁路的冷链专列,经磨憨口岸快速通关,鲜榴莲最快仅需72小时即可运抵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入国内市场。
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成都国际铁路港东南亚水果(榴莲)集散中心,工作人员忙碌着打开包装箱,取出一个个颜色青中透黄、外壳完好的榴莲,用刀剖开外壳,露出饱满的果肉,轻咬一口,香甜的味道溢满口腔,一问价格,仅为每斤25元。
“榴莲是一种‘自发热’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我们在运输时,须将温度控制在12摄氏度至13摄氏度,还要采用‘人盯人’的方式,虽然中间经过几个交接环节,但总有人监控温度变化。依托中老铁路,我们采取‘一箱到底’的全冷链运输模式,破解生鲜跨境运输难题。”陆港新通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介绍。
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废品率明显降低。传统海运从东南亚运输水果需要10天以上,铁路仅需1周左右,能节省3天至4天。与空运相比,成本降低了近50%。依托发达的铁路货运系统,既保证了榴莲的新鲜,又能拥有优惠的价格。
陈川说:“高效的物流体系带动了进口农产品消费升级。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形成从海外采购、跨境运输到国内分拨的完整产业链,除榴莲外,我们还经营龙眼、山竹、椰青等水果,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进口水果品类。”
记者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获悉,自今年开展进口榴莲业务以来,成都国际铁路港榴莲贸易额已突破亿元。目前,冷链班列业务已覆盖中老线和中越线,均实现常态化运输。成都国际铁路港将重点打通“中老班列+全程冷链”主干通道,完成泰国直采供应链测试优化,为后续规模化运营夯实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