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供给侧改革提供契机 浙江农都多角度尝试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

2017年12月28日 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京京

  即使在经历了产品上网以缩短信息沟通成本的发展时代,农业生产领域“丰产不丰收”的局面仍然时时见诸报端。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打造新型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迫在眉睫。

  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农发)旗下的浙江省农都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都公司或公司)的发展模式或许值得借鉴:除转型升级现有的商业板块之外,还创新了企业发展方式。成立于今年9月份的农都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农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都科技),承担着建设以农业为基础、互联网为手段的线上线下展示和贸易平台,同时通过供应链金融、现代仓储物流网络为配套,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公司农产品现代服务商战略目标的使命。

  12月26日,农都科技举办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农都公司的首次调整主业板块管理关系、首次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首次引入民营战略合作者的举措进入实战阶段。在开业当天,农都公司和农都科技邀请申万宏源宏观、农业、零售行业等研究领域的多位资深专家为员工开展宏观及行业培训。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运而生

  浙江农发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浙江省农业投资开发公司,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旗下拥有农都公司、浙江新农都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农都)等企业。

  2013年初,农都公司管理的浙江省农都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整体搬迁至萧山新农都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原址投资30多亿元建设农都农产品产业园。此后,农都公司的职责范畴发生变化,围绕农发集团“米袋子”、“菜篮子”、“大型现代涉农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建设“一中心两平台”的重点载体和“五位一体”的功能体系被视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都公司着力打造以农产品产业园项目为龙头,依托辐射全市乃至全省的终端销售网络实体与电商平台的产业版图,发挥线上线下网络优势和规模效应,构建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模式的农产品绿色交易新体系,树立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农都科技应运而生。据了解,农都科技是农都公司创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成立之后,在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上将有诸多尝试和突破。“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分散,从田间到餐桌信息不对称的弊端,迫切需要行业创新领导者打破限制农业发展的枷锁,打通供应端和消费端流通渠道,平衡供给端和消费端需求。”农都科技认为,依托浙江农发的产业背景、成熟的市场分销能力和第三方物流仓储网络等优势,通过重点寻找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三品一标”及省级以上特色产品和合格供应商,产地认证后嫁接物联网技术,建立质量溯源体系,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等方式,将实现合作方各自发挥集中采购、分销等优势,共享品牌资源、配套现代化仓储物流等服务,打造标准化产品体系、高效率流通渠道,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全面升级发展的愿景。

  服务精准扶贫

  需要关注的是,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分散状况,使得产品的品牌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遇到了不少阻力,产业链中大量的利润集聚在收购领域和流通领域,众多的农户仅能赚取微薄的利润。因而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农业生产状况。政策层面屡屡提及的精准扶贫,对解决这类矛盾的方式方法颇为考验。

  农都公司称,借助这个契机,重点寻找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三品一标”及省级以上特色产品和合格供应商,依靠丰富的产业经验和信息分析渠道,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制定年度生产和收购计划,并使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交易和交割。通过“互联网+农业”真正实现农产品价格发现功能,缩短流通环节,提高交易实效,实现农民和农企持续增收的目标,减少“丰产不丰收”的农业生产状况。

  据农都公司介绍,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流通环节多(收购-产地/销地批发市场集散-零售-消费终端)、成本高、效率低,销售渠道受限、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季节性、区域性的农产品生产者“贱卖”“丰产不丰收”、终端消费者“贵买”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也是农产品流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上述问题,农都公司认为,行业应该建立由具备产业基础、流通资源和分销优势的企业与具备优质特色农产品集中采购优势的企业合作的方式,打通产地——销地高效率流通渠道,通过销地企业线上线下网络优势和规模效应,深度挖掘农产品价值,并实现交易产品全程质量可追溯。同时依靠丰富的产业经验和信息分析渠道,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指导产地企业(农民)的年度生产和收购计划。在此过程中,真正实现价格发现功能、缩短流通环节、提高交易实效,实现农产品生产者持续增收的目标。

  三方式打通供需两端

  此前几年,“互联网+”被认为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现有矛盾。不过,后续的发展证明,在“互联网+农业”的农业模式中,被广泛应用的品类是易存放、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零食、坚果和特产,其地域集中在经济发达、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珠三角和长三角,而更多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农产品品类和区域,并未有明显的改善。

  另外,虽然众多互联网平台或物流公司参与到农产品线上交易过程,缩短了农产品流通时间,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但却无法从源头保证交易农产品的质量,导致交易的农产品质量、口感等波动性大。而且,交易农产品源头质量的不可控,成为众多农产品交易商在品牌创造中无法跨越的阻碍。 从农都公司角度来看,借助农业的供给侧改革机会,未来会特别注意打通供给端和消费端的通道,在保证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同时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具体来看,农都公司尝试利用三种做法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围绕消费端对安全质优特色农产品及质量全程可追溯的需求,积极调动扎根当地、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特点的企业或个人,大力推动“三品一标”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其次,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日益完善的全国农产品骨干流通网络,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等,打通从产地到销地快速便捷的农产品流通渠道,通过线下展示体验、线上交易的模式,实现交易农产品全程质量可追溯的同时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带来更多品牌和品质增值;最后,供应链资金作为以农业为基础、互联网为手段的线上线下展示和贸易平台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借助互联网手段,保证供应链资金在闭环内运行,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同时,真正服务于农业企业。供应链资金的参与,既可通过农业企业平滑产品周期性价格波动风险,亦可助推核心农业企业做强做大,真正发挥农发集团的“菜篮子、米袋子”功能。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推进的这个过程中,除转型升级农都公司传统的贸易模式之外,新成立的农都科技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