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业带”助产地优品阔步四海

2025-07-15 07:27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电商+产业带”助产地优品阔步四海

2025年07月15日 07:27   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邵志媛

提起拖鞋产业带,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内坑镇,这里年产7亿双拖鞋,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9个人穿过这里产的拖鞋……凭借着深厚的拖鞋制造产业积淀,内坑镇于2018年荣获“中国鞋都·拖鞋名镇”称号。

对于内坑镇拖鞋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在当地深耕行业多年的海峡虎总经理刘招阳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自2010年起专攻外贸拖鞋代工,2018年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以拼多多和淘系平台为主要阵地试水内销。起初,刘招阳以批发白牌人字拖为主,但因缺乏设计、产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很快便陷入以价格竞争为主的恶性循环。

在此背景下,海峡虎品牌应运而生。2021年,海峡虎借助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精准捕捉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敏锐地发现了洞洞鞋的巨大商机。“2023年,我们推出了爆款洞洞鞋,目前累计销量已超过200万双。”刘招阳表示。

无独有偶,2019年,时春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手机拍了几张照,并编辑了16个字的标题,把当地的海特产梭子蟹上传到电商平台店铺,没想到销量从最初的每日几单很快变为几十单、几百单,这款产品迅速成为爆品。

从此,时春林夫妇不断学习,持续挖掘东港当地优势水产品。黄金鲍鱼螺、皮皮虾、猫眼螺……多个爆款产品的接连涌现,让时春林的店铺获得了更高的曝光率。2024年,时春林拥有了合作工厂,自己申请商标,制定产品标准,委托工厂进行深加工。目前,其店铺的在售产品超过100种。

刘招阳依托制鞋优势发掘新商机,时春林将地方水产打造成爆款引来广泛关注,他们都是“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模式的践行者。

融合发展的故事远不止于此——直播间里,主播手持一套湖州安吉的竹制茶具,镜头扫过身后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品,弹幕中“如何下单?”“包邮吗?”的询问此起彼伏;海口火山荔枝王溯源直播后,订单量增长了3倍……当下,越来越多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优品,正沿着数字经济的脉络走向全国、香飘四方。

“‘电商+产业带’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打通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直接连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通过电商平台,产业带的产品能够快速触达全国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降本增效;直播等新形式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特色和制作工艺,增强购买意愿;同时,电商数据反馈能帮助产业带及时调整生产,形成产销良性循环。

记者注意到,为推动产业电商实现高效对接,各方正持续加码、协同发力。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前5个月,“电商+产业带”推动产业转型,产业电商惠企对接走深走实,20余地举办超200场活动,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和内外贸协同能力。新疆、重庆、广西等地深化平台与产业带合作,对接达成农产品、电商物流等近50个合作意向,签约金额超4亿元。

电商平台同样动作频频。去年,拼多多推出“新质商家扶持计划”惠商政策,积极助力优质品牌提质增效,完成新质转型。不久前,拼多多发布“千亿扶持”计划,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现金、流量等资源超1000亿元,全力支持新质商家高质量发展,同时向中小商家倾斜资源,帮助厂家稳岗扩岗、创收增收。淘宝同样在发力,推出“淘宝新产地”项目,通过规模化店播活动、产地名片合作等多元模式,进一步激活产业带生态活力。京东亦于去年10月推出“厂货百亿补贴”,为更多产业带商家的成长注入动力。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电商+产业带’模式未来将呈现出广阔且多元的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国际商报记者分析,在经济形势方面,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地方特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商+产业带”模式能够精准满足这一需求,通过挖掘和整合各地特色产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产品,因此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技术发展趋势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电商+产业带’模式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地方特色产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布局。”袁帅补充道。

谈及“电商+产业带”模式未来要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专家提出了相关建议。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物流、仓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带的电商运营能力;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投入,推动产业带内的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高校、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具备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的人才;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健全电商行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直播内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