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2025-04-03 07:42 来源:中国企业家

  这是雷军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雷军最危险的时候。

  文|何伊凡

  4月1日之前,雷军的声誉达到了企业家的新高度。

  用雷军的话说,小米刚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年报”,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远超市场预期。

  造车是地狱,他看起来创造了从地狱到天堂的奇迹。小米2024年SU7全年总交付量超出10万台目标,达到136854台。今年2月27日,小米SU7 Ultra正式发布,很快就完成全年1万台销量目标。

  难以用数字估算雷军个人带动了小米汽车多少销量,不过仅从带货这个指标看,他堪称全球带货能力最强CEO。出圈这个概念对雷军不存在,圈有多大取决于他心有多大。“3·15”晚会曝光翻新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众多网友纷纷跑到雷军评论区“许愿”,希望小米能生产卫生巾和纸尿裤等产品。“雷军”两个字,已经成了最好的贴牌。

  不止于货,也没有他带不火的人,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从没想过用这种方式出道。

  比雷军更长一代的企业家,即使在商业本身的贡献和影响力并不比雷军差,但或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远没有他驾轻就熟,或者在短视频成为主渠道之前,就已经失去了表达的需求和欲望,因此今天的企业家IP江湖,局面可以分为“雷军”与“其他”。

  这是雷军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雷军最危险的时候。

  一旦出现了SU7爆燃致三人死亡这种事件,他积累的声誉也可能变为负资产。连直播间里的忠粉都会质疑:为什么他能给用户低头弯腰开车门,以体现对用户“极致的礼遇和人文关怀”,却在72个小时之后才就用户的意外身亡发声?雷军或许有他的理由,但在他充分享受了流量红利后,这种理由也被稀释了。他个人IP与企业形象捆绑如此紧密,在负面事件发生后,自然也无法与公司脱钩。

  类似事故,其他新能源车企也曾发生,只是公众对小米比对特斯拉或其他车企的处理方式,有更多“温度”期待。人命最贵,在这种情境下,一切公关策略都是苍白的。

  跳出来看,在军事史中,有一种反复出现的“胜利病”,即因胜利而产生的问题,会使得一支队伍在未来战场上更容易失败,胜利病的症状是傲慢、自负、不能正确衡量风险,对局势缺乏基本的判断、保持既有作战模式,随着病症不断加剧,失败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高。

  伊恩·托尔在其《太平洋战争三部曲》中,详细描绘了1942年日本军方和民众如何陷入了“胜利病”。从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到1942年4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印度洋战场节节败退,日本人开始坚信日本战无不胜,并且完全可以藐视敌人。这种现象在媒体的煽动下越来越普遍。日本民众在照片中亲眼看到美国战列舰在珍珠港燃烧,英国战列舰在马来西亚海岸外下沉。他们看到了新加坡投降的新闻片段,看到英国将军苦苦哀求日本军官放自己一条生路,一大群英国战俘在日本征服者的枪口下行进。

  很多日本人由此认为,敌人天生欠缺战斗意志,盟军陆海军因疲弱、怯懦及贪生怕死而溃退。《日本时报与广知报》的社论宣称,这场战争即将胜利,因为日军已经夺取并固守了一条条战线,而且敌人未有大举反攻的迹象。同时,东京没有遭受轰炸的危险,因为作战半径范围内的所有航空基地都在日军掌控之中,也许盟军已经在准备投降了。

  只有少数日本海军军官意识到了“胜利病”的危害,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幼稚而短视的亢奋,日本军队还未遇大敌,一旦开始自吹自擂,战争就等于已经失败。这种像章鱼一样扩张的状态,最多还能持续一年半。后来在中途岛海战中,果如其所料大败。

  “胜利病”有可能会发生在所有作战级别上,影响战略水平、战术水平及具体作战水平。它也不仅出现在军事上,也会出现在任何组织,特别是企业上。胜利病就是一个“傲”字,观察企业的败局,倒在一个“傲”字上的数不胜数,眼看他楼起来,眼看他楼塌了,往往楼起来以谦为基,楼塌了以傲为根。

  雷军是极度勤奋、谦卑的企业家,他也会患上“胜利病”吗?希望没有,就算是给他提个醒吧。即使他个人始终保持着足够清醒,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拥有一个看似无所不能的老板,整个组织还能分清真正的谦虚与表演谦虚吗?

  “傲”与“狂”常并称,企业家往往是“狂人”,但狂不等同于傲。狂,包含了进取精神、光明磊落与独立人格,企业家往往都有几分狂气,他们以“挑战不可能”为精神指引,没有几分狂气,自然做不成事,可狂与傲仅一线之隔,能“狂而不傲”的少之又少。

  雷军依然是中国最卓越的企业家之一,也是最“狂”的企业家之一,他勇敢发声,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这是值得鼓励的企业家精神。2017年,小米刚走出低谷,在“双11”是第五次夺冠,成绩相比2016年翻了一倍。他反复强调要保持冷静,保持谦卑之心。因为整个小米业务刚刚展开,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他认为小米是风口里的一头猪,但主语应落在“猪”上。

  何为雷军眼中的“猪”?就是躺在地板上的人。他表示,假如他办小米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当猪的心态,公司就不可能被打垮。因为一个躺在地板上的人,不可能被再次击倒。

  今天的小米,正是在风口上飞得最得意时,希望别丢了猪的心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2025年04月03日 07:42   来源:中国企业家   

  这是雷军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雷军最危险的时候。

  文|何伊凡

  4月1日之前,雷军的声誉达到了企业家的新高度。

  用雷军的话说,小米刚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年报”,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远超市场预期。

  造车是地狱,他看起来创造了从地狱到天堂的奇迹。小米2024年SU7全年总交付量超出10万台目标,达到136854台。今年2月27日,小米SU7 Ultra正式发布,很快就完成全年1万台销量目标。

  难以用数字估算雷军个人带动了小米汽车多少销量,不过仅从带货这个指标看,他堪称全球带货能力最强CEO。出圈这个概念对雷军不存在,圈有多大取决于他心有多大。“3·15”晚会曝光翻新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众多网友纷纷跑到雷军评论区“许愿”,希望小米能生产卫生巾和纸尿裤等产品。“雷军”两个字,已经成了最好的贴牌。

  不止于货,也没有他带不火的人,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从没想过用这种方式出道。

  比雷军更长一代的企业家,即使在商业本身的贡献和影响力并不比雷军差,但或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远没有他驾轻就熟,或者在短视频成为主渠道之前,就已经失去了表达的需求和欲望,因此今天的企业家IP江湖,局面可以分为“雷军”与“其他”。

  这是雷军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雷军最危险的时候。

  一旦出现了SU7爆燃致三人死亡这种事件,他积累的声誉也可能变为负资产。连直播间里的忠粉都会质疑:为什么他能给用户低头弯腰开车门,以体现对用户“极致的礼遇和人文关怀”,却在72个小时之后才就用户的意外身亡发声?雷军或许有他的理由,但在他充分享受了流量红利后,这种理由也被稀释了。他个人IP与企业形象捆绑如此紧密,在负面事件发生后,自然也无法与公司脱钩。

  类似事故,其他新能源车企也曾发生,只是公众对小米比对特斯拉或其他车企的处理方式,有更多“温度”期待。人命最贵,在这种情境下,一切公关策略都是苍白的。

  跳出来看,在军事史中,有一种反复出现的“胜利病”,即因胜利而产生的问题,会使得一支队伍在未来战场上更容易失败,胜利病的症状是傲慢、自负、不能正确衡量风险,对局势缺乏基本的判断、保持既有作战模式,随着病症不断加剧,失败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高。

  伊恩·托尔在其《太平洋战争三部曲》中,详细描绘了1942年日本军方和民众如何陷入了“胜利病”。从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到1942年4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印度洋战场节节败退,日本人开始坚信日本战无不胜,并且完全可以藐视敌人。这种现象在媒体的煽动下越来越普遍。日本民众在照片中亲眼看到美国战列舰在珍珠港燃烧,英国战列舰在马来西亚海岸外下沉。他们看到了新加坡投降的新闻片段,看到英国将军苦苦哀求日本军官放自己一条生路,一大群英国战俘在日本征服者的枪口下行进。

  很多日本人由此认为,敌人天生欠缺战斗意志,盟军陆海军因疲弱、怯懦及贪生怕死而溃退。《日本时报与广知报》的社论宣称,这场战争即将胜利,因为日军已经夺取并固守了一条条战线,而且敌人未有大举反攻的迹象。同时,东京没有遭受轰炸的危险,因为作战半径范围内的所有航空基地都在日军掌控之中,也许盟军已经在准备投降了。

  只有少数日本海军军官意识到了“胜利病”的危害,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幼稚而短视的亢奋,日本军队还未遇大敌,一旦开始自吹自擂,战争就等于已经失败。这种像章鱼一样扩张的状态,最多还能持续一年半。后来在中途岛海战中,果如其所料大败。

  “胜利病”有可能会发生在所有作战级别上,影响战略水平、战术水平及具体作战水平。它也不仅出现在军事上,也会出现在任何组织,特别是企业上。胜利病就是一个“傲”字,观察企业的败局,倒在一个“傲”字上的数不胜数,眼看他楼起来,眼看他楼塌了,往往楼起来以谦为基,楼塌了以傲为根。

  雷军是极度勤奋、谦卑的企业家,他也会患上“胜利病”吗?希望没有,就算是给他提个醒吧。即使他个人始终保持着足够清醒,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拥有一个看似无所不能的老板,整个组织还能分清真正的谦虚与表演谦虚吗?

  “傲”与“狂”常并称,企业家往往是“狂人”,但狂不等同于傲。狂,包含了进取精神、光明磊落与独立人格,企业家往往都有几分狂气,他们以“挑战不可能”为精神指引,没有几分狂气,自然做不成事,可狂与傲仅一线之隔,能“狂而不傲”的少之又少。

  雷军依然是中国最卓越的企业家之一,也是最“狂”的企业家之一,他勇敢发声,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这是值得鼓励的企业家精神。2017年,小米刚走出低谷,在“双11”是第五次夺冠,成绩相比2016年翻了一倍。他反复强调要保持冷静,保持谦卑之心。因为整个小米业务刚刚展开,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他认为小米是风口里的一头猪,但主语应落在“猪”上。

  何为雷军眼中的“猪”?就是躺在地板上的人。他表示,假如他办小米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当猪的心态,公司就不可能被打垮。因为一个躺在地板上的人,不可能被再次击倒。

  今天的小米,正是在风口上飞得最得意时,希望别丢了猪的心态。

(责任编辑:刘朋)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