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经济日报和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政府共同举办了“北京顺义·2004临空经济发展论坛”,拉开了我国临空经济宣传、研究的序幕,并由此推动了我国第一个临空经济区的设立。2006年,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临空经济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等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
临空经济区是依托机场,发挥民航优势,布局、规划发展的特定区域,是高端产业的聚集地。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全国现有临空经济区100多个,其中,临空经济示范区有17个。伴随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也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和机场同步规划、建设的临空经济区,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大兴机场时指出:“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这为大兴机场的发展、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机场的“经济引擎”作用、谋划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空经济区集中了各种优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济发展上具有很强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临空经济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在新格局中审视、定位自己,架起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充分发挥便捷高效的功能,让人流、物流、资金流聚合成澎湃的动力,助推地方经济的腾飞。
正因为临空经济区定位明确,其发展情况如何,是检验一个地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成效的重要标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个新的机场的建设,必将诞生更多的临空经济区。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武汉、南昌、合肥、太原等地建设临空经济区。相信越来越多的临空经济区将成为区域经济的示范区,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坐标。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