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伟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添动能

2020年10月15日 10:4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解决难题,实现创新发展?本报即日起就此主题开设“新发展格局下新机遇”专栏,推出系列企业访谈。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如何勇担责任、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

  以电网率先复工带动全社会恢复生产

  三天三夜为雷神山医院通电、五天五夜为火神山医院通电、37小时为武汉最大方舱医院通电……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国网速度”让全世界为之惊叹。在整个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全力做好保供电、快复工、稳就业、补短板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冲疫情影响、应对外部压力、化解重大风险的有力抓手。”毛伟明说,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应对挑战中砥砺前行,在践行使命中展现担当,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的作用。

  复工复产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再出“重拳”,累计采取5批42项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及供电服务保障,以电网率先复工带动全社会恢复生产,在关键时刻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服务大局。

  毛伟明介绍,在稳就业方面,国家电网主动扩招,今年提供就业岗位4.62万个,同比增长40%,并优先考虑高校毕业生、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在补短板方面,实施百日攻坚,全面完成“三区三州”、抵边村寨等电网建设任务,惠及198个贫困县1777万居民。

  今年以来,我国围绕“六稳”“六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用电情况是反映政策效果的一面镜子。毛伟明表示,疫情以来,公司加强电力大数据监测分析和创新应用,编制了“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等一系列指数,积极服务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电力数据看,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月售电量从5月份起实现正增长,8月份增速达到9.8%,累计售电量增速逐月回升;从新增用电需求看,8月份增长19.1%,其中基建工程、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分别增长40.3%、36.3%、29.6%、11.6%,预计全年增速在1.5%至2%之间。反映出我国经济恢复势头强劲,政策效果正在不断显现。

  发挥好基础保障作用

  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也是重要机遇。在毛伟明看来,为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电网公司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创新引领、产业带动作用,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保障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汇聚发展优势创造新机遇,在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顶梁柱”作用。

  能源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国有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首先要发挥的就是基础保障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锻长板,稳经济惠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毛伟明说。

  电网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毛伟明说,要大力实施电网建设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智能、互联互通、共享互济的现代化电网,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动能。

  在电网投资上,国家电网公司聚焦特高压、充电桩、数字新基建等领域,调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至4600亿元,将带动社会投资超过9000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电网及相关产业投资将超过6万亿元。

  电价是影响企业成本的关键要素。毛伟明说,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降电价政策,预计全年减免电费约926亿元,降低社会用能成本,助力工商业、企业渡过难关。此外,还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高办电效率和服务水平,3年将累计为企业节省投资超1000亿元,出台支持5G发展的十项服务保障措施,充分激发我国内需潜力。

  以电为中心延伸价值链

  今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目的是要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传承创新基因,实现更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国有企业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迎难而上,国家电网公司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到2025年累计将超过800亿元,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攻克“卡脖子”环节,确保我国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与此同时,重点在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建模仿真、运行控制技术等重点领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等技术应用,积极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当前,能源电力行业正在深刻转型,电网处在中心环节,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国家电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机遇和空间。

  “要积极做强主导产业、做优支撑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好省管产业。”毛伟明透露,国家电网公司将以电为中心延伸价值链,着力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加快能源大数据中心、能源区块链、智慧能源等数字新基建发展。并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产业链带动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形成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国家电网公司将深化“一带一路”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带动投资、建设、运营和技术、标准、装备走出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家电网公司正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坐标、把准定位、干出实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

(责任编辑:王婉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伟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添动能

2020-10-15 10:4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解决难题,实现创新发展?本报即日起就此主题开设“新发展格局下新机遇”专栏,推出系列企业访谈。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如何勇担责任、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

  以电网率先复工带动全社会恢复生产

  三天三夜为雷神山医院通电、五天五夜为火神山医院通电、37小时为武汉最大方舱医院通电……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国网速度”让全世界为之惊叹。在整个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全力做好保供电、快复工、稳就业、补短板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冲疫情影响、应对外部压力、化解重大风险的有力抓手。”毛伟明说,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应对挑战中砥砺前行,在践行使命中展现担当,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的作用。

  复工复产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再出“重拳”,累计采取5批42项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及供电服务保障,以电网率先复工带动全社会恢复生产,在关键时刻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服务大局。

  毛伟明介绍,在稳就业方面,国家电网主动扩招,今年提供就业岗位4.62万个,同比增长40%,并优先考虑高校毕业生、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在补短板方面,实施百日攻坚,全面完成“三区三州”、抵边村寨等电网建设任务,惠及198个贫困县1777万居民。

  今年以来,我国围绕“六稳”“六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用电情况是反映政策效果的一面镜子。毛伟明表示,疫情以来,公司加强电力大数据监测分析和创新应用,编制了“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等一系列指数,积极服务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电力数据看,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月售电量从5月份起实现正增长,8月份增速达到9.8%,累计售电量增速逐月回升;从新增用电需求看,8月份增长19.1%,其中基建工程、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分别增长40.3%、36.3%、29.6%、11.6%,预计全年增速在1.5%至2%之间。反映出我国经济恢复势头强劲,政策效果正在不断显现。

  发挥好基础保障作用

  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也是重要机遇。在毛伟明看来,为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电网公司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创新引领、产业带动作用,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保障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汇聚发展优势创造新机遇,在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顶梁柱”作用。

  能源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国有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首先要发挥的就是基础保障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锻长板,稳经济惠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毛伟明说。

  电网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毛伟明说,要大力实施电网建设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智能、互联互通、共享互济的现代化电网,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动能。

  在电网投资上,国家电网公司聚焦特高压、充电桩、数字新基建等领域,调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至4600亿元,将带动社会投资超过9000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电网及相关产业投资将超过6万亿元。

  电价是影响企业成本的关键要素。毛伟明说,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降电价政策,预计全年减免电费约926亿元,降低社会用能成本,助力工商业、企业渡过难关。此外,还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高办电效率和服务水平,3年将累计为企业节省投资超1000亿元,出台支持5G发展的十项服务保障措施,充分激发我国内需潜力。

  以电为中心延伸价值链

  今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目的是要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传承创新基因,实现更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国有企业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迎难而上,国家电网公司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到2025年累计将超过800亿元,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攻克“卡脖子”环节,确保我国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与此同时,重点在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建模仿真、运行控制技术等重点领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等技术应用,积极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当前,能源电力行业正在深刻转型,电网处在中心环节,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国家电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机遇和空间。

  “要积极做强主导产业、做优支撑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好省管产业。”毛伟明透露,国家电网公司将以电为中心延伸价值链,着力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加快能源大数据中心、能源区块链、智慧能源等数字新基建发展。并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产业链带动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形成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国家电网公司将深化“一带一路”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带动投资、建设、运营和技术、标准、装备走出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家电网公司正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坐标、把准定位、干出实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