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8日讯 4月17日,“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回顾与展望”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联合国协会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来自有关部委、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高校和智库以及媒体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了会议。论坛以“加强全球治理,实现互利共赢”为主题,回顾了4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讨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如何更好地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负责任发展中大国作用。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关键在人才,基础支撑在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响应中央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号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列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议程,全面、系统、深入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工作。2017年设置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置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本科专业方向和双学位。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这一重大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大学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致辞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国际多边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又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40年来,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全球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为国际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每个国家理性思考、理智应对。缺乏代表性和包容性的单极治理体系已不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合作共赢成为许多国家认可的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所在。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致辞
外交部国际司大使张越表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建设性作用,为推动国际体系向更加公平、合理、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和更大的作用,以更加积极和更具建设性的姿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弘扬公平正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外交部国际司大使张越致辞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着很多超越国界的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解决贫困、饥饿、气候变化等威胁。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她表示,中国在减贫方面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推进全球互联互通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让更多人分享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成果。
与会代表们认为,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推动了国际治理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壮大,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为规划全球发展制定了路线图。与此同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区冲突、自然灾害频发,人类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
代表们还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改变了自身,又惠及了世界,成为全球治理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多边主义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展望未来,中国将对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推出更多公共产品,把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不断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