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洋垃圾”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存在暴利。非法倒卖“洋垃圾”和转让固废进口许可证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
停止进口“洋垃圾”将拉动国内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和垃圾分类回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禁“洋垃圾”入境。在“洋垃圾”进口禁令正式生效后,海关已查处多起“洋垃圾”走私案件,仅在今年2月份,深圳海关便打掉10个走私进口废塑料的团伙,查证涉嫌走私入境的废塑料等固体废物5万余吨。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决心和严厉手段,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洋垃圾”屡禁不止的顽疾。
有专家表示,走私“洋垃圾”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存在暴利。国外一包数百件的旧衣物,可能不值几个钱,但偷运到中国后,经过分拣整理,每件能以几十元甚至数百元价格出售。非法倒卖“洋垃圾”和转让固废进口许可证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限制和禁止固体废物的进口是我国政府享有的权利,因为固体废物进口夹带了大量的禁止类废物,这些废物进来后,在加工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损害,对老百姓的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说,“洋垃圾”虽有利可图,但显然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理念相违背。
如何根治这一顽疾?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第一道防线海关和质检大门要把严;其次是对国内一些不规范的企业要严查,确保所有环节都纳入到监管视线范围之内;三是地方政府要把好关、有作为;四是配套的法律法规要完善,做到对“洋垃圾”走私、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整治都有法可依、依法而治。
“有一些地方政府不是不知道,但那些污染治理能力差的小工厂、小作坊也可以带来税收和就业,所以就滋生保护主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应付检查,检查过后依然我行我素。”白明说,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斩断背后的利益动机,从源头上制止,使其“不能进”也“不敢进”。同时疏堵结合,相关的产业政策要做好引导,让这些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企业、行业走上正道,加速转型升级,以实现对“洋垃圾”“不想进”。
事实上,停止进口“洋垃圾”将拉动国内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和垃圾分类回收。“以废塑料行业为例,中国废塑料年进口量从1992年的30万吨飙升至2016年的734万吨。停止进口后,中国废塑料企业将面临每年数百万吨的原材料缺口,需要通过国内的垃圾分类和固体废物回收体系填补。”据专家介绍,长期来看,禁令最终的目标无疑是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前端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晓宇同样认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从短期看,无疑会对欧美一些传统垃圾输出国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处理本国固体废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降低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可以尝试设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开展垃圾分类的可行性分析,并加强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白明说。(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