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轨上书写民生温度与发展加速度

2025-10-15 11:56 来源:咸宁新闻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在钢轨上书写民生温度与发展加速度

2025年10月15日 11:56   来源:咸宁新闻网   

清晨6点的沈阳北站,前往长白山的游客正对着手机核对车次。这趟因沈白高铁开通而新增的动车组,让北京到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周末“说走就走”的跨省游成了寻常事;与此同时,大秦铁路上的万吨电煤列车正驶向华北,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温暖能量”。10月11日起实行的全国铁路新运行图,没有停留在“超1.3万列旅客列车、2.3万列货物列车”的数字公告里,而是通过一趟趟列车、一个个细节,把“便捷”与“安心”送到了普通人的生活里,把“动能”与“机遇”注入了区域发展的脉络中。

新图的“新”,首先藏在“让路跟着人走”的民生考量里。铁路调图从不是简单的车次增减,而是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回应。想带孩子去长白山看天池的北京家庭,不用再为“耗在路上一整天”犯愁,64列新增动车组让“周末往返”成了现实;武汉居民想坐着火车环游湖北,汉口至汉口的环线高铁直接绕开了“换乘麻烦”,26列襄阳至荆门高铁列车让中部出行更顺畅;重庆人想去汕头吃牛肉火锅,渝厦高铁54列动车组架起了西部与中南部的“快速通道”。更不用提沪昆、京哈高铁上那些“快进键”般的标杆列车。停站少、速度快,商务人士清晨从杭州出发,中午就能在长沙谈业务,这种“时空压缩”带来的便利,正是老百姓最直观的幸福感。

如果说客运调图暖了“出行路”,那货运优化则稳了“民生本”。当南京东至增城西的城际班列载着生鲜果蔬疾驰,当广州国际港的多式联运班列把外贸货物送向内陆,这些新增的15列快速货运班列、28列多式联运班列,看似是铁路部门的调度调整,实则是对“菜篮子”“产业链”的守护。冬季电煤保供是民生大事,大秦、浩吉铁路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相当于给北方居民的“暖气管”上了“双保险”;企业物流成本是发展关键,货运班列“客车化”开行、95306平台全流程网上办理,让中小企业不用再为“找车难、通关慢”发愁。浙江的服装厂通过网上订舱,把面料快速运到重庆工厂,成本降了、效率高了,工人的工资单上也多了笑意。

更让人动容的,是新图里那些“看得见的细节”。带娃出行的家长,能坐上专门的亲子游列车,车厢里的儿童游乐区让旅途不再吵闹;退休的老人想跟着“银发专列”去红色圣地,铁路部门早就把行程安排得妥妥当当;学生买票有专属预约通道,票价还能享受优惠,不用再为“抢票难”焦虑;就连最让人头疼的“报销发票”,现在也能轻松搞定。电子发票随时开,线下也能补打,出差族再也不用揣着纸质票担心弄丢。这些细节没有惊天动地,却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

从支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到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再到守护老百姓的日常出行,这张新运行图早已超越了“交通调度表”的意义。它是串联区域发展的“金纽带”,让东北的冰雪资源、中部的产业优势、西部的开放潜力得以充分释放;它是服务高水平开放的“桥头堡”,93条中欧班列线路、17列全程时刻表班列,让“中国制造”更顺畅地走向世界,也让“欧洲好物”更快地走进中国家庭;它更是书写民生幸福的“答卷纸”,每一趟列车的开行、每一项服务的优化,都在回答“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时代命题。

钢轨延伸处,既是发展的方向,也是民生的向往。当新图的列车载着旅客驶向远方、载着货物奔赴各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铁路的加速度,更是一个国家对民生的重视、对发展的追求。这张在钢轨上绘制的“民生图”,终将让更多人享受到出行的便利、发展的红利,让每一段旅程都充满温度,让每一份期待都落地成真。(何世杰)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