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调图交出物流加速与暖冬保障的民生答卷​

2025-10-15 11:55 来源:咸宁新闻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铁路调图交出物流加速与暖冬保障的民生答卷​

2025年10月15日 11:55   来源:咸宁新闻网   

10月11日清晨,大秦铁路上一列满载电煤的万吨列车正朝着华北方向疾驰,与此同时,广州国际港发往榆次的多式联运班列,正将珠三角的电子元件运往内陆工厂。这两列不同方向的列车,共同标注着全国铁路第四季度调图的核心温度:一边让物流“跑更快”,一边为寒冬“储温暖”,把铁路的调度调整,变成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

调图的“快”,藏在每一件加速抵达的货物里,拓展着民生便利的边界。当蒲河至南翔的多式联运班列将运输时间压缩20小时,变化的不只是数字,更是长三角工厂里等待原材料的生产线,是北方商场里亟待上架的南方生鲜,是电商订单里“预计送达时间”的提前标注。国铁济南局袁林主任提到的“运输效率提升”,落到实处就是浙江义乌的小商品能更快摆进山西的便利店,湖南的柑橘能更鲜地端上黑龙江的餐桌。173列多式联运班列、新增的28列运力,不是冰冷的调度计划,而是铁路为“国内大循环”织就的快捷网。它让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一点,让消费者的等待时间短一点,让区域间的物资流动顺一点,把“快捷物流圈”的意义,写在每一次货物准时抵达的签收单上。

调图的“暖”,融在每一节满载电煤的车厢里,守护着寒冬里的民生温度。北方人对冬天的期待,总绕不开“暖气够不够热”的牵挂。这次调图中,京九、格库铁路增开24列货物列车,大秦、浩吉、瓦日重载铁路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这些调整指向的,正是“不让一户人家挨冻”的承诺。想象一下,当东北的雪花飘起时,大秦铁路的电煤列车正源源不断送来“取暖保障”;当内蒙古的寒风过境时,浩吉铁路的运力支撑着电厂的满负荷运转。铁路部门没有把“电煤保供”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用精准的运力调配,把“暖冬”的底气提前储存在铁轨上,让老百姓在冬天摸暖气时,能感受到这份来自铁路的“硬核温暖”。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调图不是“货运单打独斗”,而是客货联动的民生协同。沈白高铁64列动车组让北京到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襄荆高铁26列动车串联起中部城市,渝厦高铁54列运力打通西部与中南部通道。客运网络的完善,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为物流网络搭建了“毛细血管”。当沈阳的游客坐着高铁去长白山时,沿线城市的农产品也能借着便利的铁路网,通过货运班列运往全国;当重庆的货物经渝厦高铁沿线站点集散时,客运带来的人流、信息流,又为物流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客货并举的调图思路,让铁路既是“出行线”,也是“经济线”,更是“民生线”。

从“更快的物流”到“更暖的冬天”,这次铁路调图的本质,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实践。它没有沉迷于“超1.3万列旅客列车、2.3万列货物列车”的规模数字,而是把每一项调整都锚定在群众需求上:物流提速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电煤保供是为了让寒冬更安心,新线运力释放是为了让区域发展更均衡。当列车在新调整的线路上奔驰,它承载的不只是货物与旅客,更是铁路部门对民生的牵挂、对经济的担当。

四季度是民生保障的关键期,也是经济冲刺的攻坚期。这张精心绘制的列车运行图,就像一剂“强心针”。为物流畅通注入速度,为冬季供暖筑牢防线,为群众生活增添温度。未来,随着铁路网络持续优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接地气、暖人心”的调图,让钢轨上的每一次加速,都成为民生幸福的再升级。(郭军)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