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一列编组50辆满载3200余吨玉米的粮食专列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升昌站驶出,驶向辽宁大连金港,货物到达后将转运至上海、四川、云南等地。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开行的首趟粮食集港图定直达货运班列。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今年玉米、水稻等作物成熟期提前3至5天,粮食外运需求骤增,“北粮南运”任务紧迫。铁路部门以创新举措和高效服务,为粮食流通注入新活力,彰显了交通运输在保障民生和推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运力保障的“提前量”,彰显服务大局的担当。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提前3个月对接粮食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掌握产量、运量及流向,优化运输方案,调配适宜车辆和箱型,确保运力充足。这趟班列具备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等特征,实现点到点一站直达,无需中途解编,压缩在途运行和周转时间近11个小时,较传统零散货运效率提升30%至40%。这种高效运作不仅缩短粮食从产地到销地的距离,更降低物流成本,为粮食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铁路部门以科技赋能和精细管理,打造了一条安全、快捷的运输通道,助力粮食及时送达市场,满足南方地区消费需求。这一创新实践,是交通运输领域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为后续规模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运输模式的“创新力”,激活产业发展的动能。黑龙江省作为水稻、玉米、大豆主产区,其粮食产出对全国供应举足轻重。今年秋粮提前成熟,收购与外运高峰提早到来,铁路部门及时响应,组织专列运输,确保粮食快速出省,缓解“北粮南运”压力。班列直达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粮食损耗和延误,提升整体供应链韧性。多式联运班列和城际班列的规划,进一步拓展粮食运输网络,使龙江优质农产品加速流向全国。这不仅支持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还强化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可靠支撑。铁路运输的高效运转,成为连接产销两端的桥梁,促进区域协作与资源优化配置,彰显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制度优势与执行力。
经济脉动的“铁动力”,托起稳产保供的底气。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后续将根据集货情况,推动多式联运班列和城际班列常态化、规模化开行,不断开拓粮食运输新格局。这一举措不仅提升物流效率,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助力龙江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铁路运输的“铁动力”,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振兴。粮食专列的成功开行,是黑龙江省融入全国大市场的重要一步,促进经济内循环与区域协调发展。未来,随着运输模式不断创新,黑龙江将更好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粮食专列的启航,是交通运输与农业发展协同共进的缩影,其以高效、创新的服务,保障粮食流通,支撑国家战略,推动经济腾飞。展望未来,铁路部门将继续深化运输改革,拓展合作领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这一成就激励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奋进,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更多辉煌篇章。(雨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