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乘“长江三峡1”号溯江而上,观山势,听水声,抚江风,成为不少游客到湖北宜昌打卡长江三峡的首选。“长江三峡1”号船长陈国海介绍,全船可容纳1300人,设计总长100米,配备了容量达7500千瓦时的船用动力电池,相当于上百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与常规动力船舶相比,该游轮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
加速布局绿色航运与新能源融合项目是我国内河航运稳步迈向绿色高质量的一个缩影。我国高度重视内河航运发展,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035年、2050年建设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相关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内河航运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安全监管、减排增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呈现出蓬勃活力。2023年,全国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47.91亿吨。
近日,在第二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中国船级社、长江水系14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等17家单位共同发布了《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倡议》。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刘亮表示,《倡议》提出,要加快水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船舶岸电、水污染物服务系统,共同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强水公铁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推动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打造电子航道“一张图”,共同完善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体系、智能管理平台数据共享、流程共通、管理共治,共同推动航运高端智慧发展,实现运输服务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共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