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了确保安全,就抑制对出行需求的满足,这未免有点偷懒,也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最优解决方案。
------------------------------------------------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篇《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章讲述了滴滴在整改期间全面暂停深夜服务的第一个晚上,北京、广州、成都等多个城市出现的打车难问题。叫不到网约车的另一面,是出租车漫天要价、强行拼车、拒载,黑车暴增等乱象明显抬头。
连续出现两次顺风车安全事件后,多部门宣布对网约车平台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滴滴也继下线顺风车业务后,全面暂停深夜服务。无论是相关部门的介入程度之深,还是网约车平台的整改行动之大,都堪称罕见。这种回应力度,也呼应了此前事件发生后的舆论声浪。但深夜服务叫停后所导致的打车难重返现象,或许应该让社会对于网约车安全的监管产生更多新的思考。
针对深夜服务叫停后第一晚的打车难现象,虽不乏有声音指出,即便滴滴没有暂停服务,像北京三里屯等区域,平时高峰期打车也已经不太容易了,但整体来看,网约车服务的暂时退出,加剧了出行难问题,应该是事实。客观地说,在网约车服务嵌入现实生活达数年之久的今天,深夜服务叫停给社会出行秩序带来的影响,并不让人意外。网约车平台暂停服务,令打车难度骤升,其实也反证了网约车在市民出行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对于整改期间的打车难问题,相关部门有必要启动相应的配套预案。比如,就黑车、出租车涨价、拒载等问题,应该加强针对性的监管,不能将治理成本完全转嫁给出行者。
但从长远出发,更有必要思考的是:对于网约车的监管,如何在保障安全与便利之间平衡,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次暂停深夜服务带来的影响,应该让人直观地看到,加强对网约车监管和治理,不是要退回到传统的出租车时代。保证打车安全,如果只是下线网约车服务,看似是最彻底的一种方式,但也可能是社会代价最大的一种选择。一方面,叫停网约车,但传统出租车的弊病,以及黑车非法运营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另一方面,过去由网约车满足的出行需求,又该如何化解,不是个小问题。
滴滴的安全事件发生后,多个地方要求网约车平台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对接,并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予以清除。这当然可以看做是监管层面对于安全问题的强力回应。数据对接也好,加强资质审查也罢,都应该本着有利于安全的原则。
众所周知,此前不少地方对网约车设置的门槛不可谓不高,可像车辆轴距、车型、排量等限定标准,到底与乘客的安全保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联,一直以来不无争议。不能因为这次安全问题成为焦点,就借机完全回避对规则本身合理性的探讨。另外,两次出事的顺风车业务,按照现行规定并不属于网约车管理之列,这个问题是否需要从制度上厘清?
说到底,安全是网约车监管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却不是唯一的。如果为了确保安全,就抑制对出行需求的满足,这未免有点偷懒,也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最优解决方案。所以,当务之急是重申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剔除与安全无关的标准设置,在为网约车安全补漏的同时,又确保有足够多的车辆准入,最终实现安全与服务便利的双赢。
连续发生安全事件,顺风车平台当然难以推卸责任,受到社会抨击,也是理所当然。但骂一句“滴滴该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回到现实中,安全而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如何满足,应是最重要的社会关切。因此,不该由安全问题彻底否定整个网约车模式,而应促成社会对于如何实现更安全的网约车服务,进行更多务实的探讨,助推出台更成熟的解决方案。
任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