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将分区分策开展危旧房改造工作

2025-10-17 07:51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州市将分区分策开展危旧房改造工作

2025年10月17日 07:51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分区分策开展危旧房改造工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

作为全国超大城市首部国土空间规划地方立法,《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昨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对《条例》的亮点进行深入解读。

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各类规划

《条例》立足空间规划的系统性、统筹性、融贯性,首次明确围绕“规划制定、实施、监督、治理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建设等活动”实施贯穿式管理。在国家“五级三类”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各类规划,明确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类”。《条例》首次将工业产业区块控制线法定化,进一步强化工业产业区块作为产业用地“管控线”的作用,按照“底线规模不减少、产业布局更合理”的原则进行管理,严格区块退出,确保产业区块底线规模不减少。

“从山顶到海洋” 全域全要素保护利用

实施“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全要素、分区分类空间保护利用。广州地处珠三角的中部,东江、西江、北江三大珠江支流在此交汇,流入南海,汇聚九条山脉,是少有的山水林田湖海等自然要素齐备的超大城市。《条例》通过明确耕地、森林、湿地、河湖、海洋、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和特殊空间的保护管控规则,实现国土空间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机制,有序开展国土空间生态要素的保护修复,推进国土空间全要素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通过制定及细化海岸线分类保护利用、海岸建筑退缩线的管控措施,有效平衡海岸带地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支撑打造陆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是关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基石。《条例》明确每五年组织开展一次以人员出行特征、交通系统运行特征和国土空间组织效率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交通调查,每年开展补充调查。首次将综合交通调查纳入了法规,通过深入市民中间全面、系统地摸清市民出行特征及城市交通的“家底”,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可信的数据来源,依托“数据底盘”定期为城市把脉,精准诊断交通问题的“病因”,衡量交通政策与工程效果,提高决策科学性。

《条例》还要求,在项目建设阶段,明确道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办理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前,应当与相关利益方协调,建设项目方案应当达到初步设计方案深度,提前识别并化解风险,平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同时避免方案反复变更,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减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细化规划档案管理和公众查阅措施

广州不少城镇住宅楼龄超过20年,危旧房改造任务重、需求强。《条例》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分区分策开展危旧房改造工作,明确对危旧房采取原状维修、拆除重建、征收、腾退或者置换等处置方式进行改造;并首次通过立法明确,为改善民生、增加公益设施或公共空间的危旧房改造,可以适当增加建筑面积。

从“聚焦需求”到“拆解难题”,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连续出台七批173条惠企利民措施,探索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升改革经验。《条例》首创区分建设工程免予许可和无需许可的情形,放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办理延期手续的时间限制,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革成效。

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异议权和补偿权。《条例》首次规定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同步编制和发布便于公众理解的规划版本,保障公众参与效果,同时通过公开许可信息保障知情权,通过召开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保障异议权,通过货币补偿、权益置换等方式保障补偿权。强化村庄规划公示及通过要求,突出村民在规划编制中的主体地位,确保规划符合村民实际诉求。

同时细化规划档案管理和公众查阅措施。建立规划编制成果档案分类管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持有效证明文件到规划档案保管机构查阅规划成果公开信息,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摘录、复制档案资料。

《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同时废止。

(责任编辑:李冬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