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jp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网末端页 > 热点评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宰客”毁了旅游振兴

2020年09月21日 08: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何欣禹

  近日,甘肃敦煌的一处“陷阱厕所”引发全网关注。其表面是公厕,实际为陷阱。当游客将车停在公厕附近稍事休息,一不留神,车辆便会陷入松软的沙地。此时,周边商家会以拖车为由强行索要费用。

  在不断强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从业人员规范的当下,竟然还存在如此拙劣的“宰客”圈套。这实质是一种变相勒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敦煌旅游形象的严重损害。9月16日晚,敦煌市委相关部门表示,将开展为期40天的全市旅游行业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并建立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库和从业人员黑名单。景区、沙漠露营基地、旅行社、住宿和餐饮等企业、旅游客运单位、农家乐站等都是重点整治的领域,同时,将重点解决旅游景区设施档次不高、沙漠露营基地无旅游资质、旅行社不与游客签订合同、强制消费、饭店硬件设施陈旧、汽车公司车辆维护不及时等问题。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的出行意愿大大增强,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国内游占据了今年旅游市场的主体,这也对旅游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满足游客旅行需求,保障消费者权益,既关乎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是提振旅游市场信心的关键。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杜绝“宰客”等损害旅客权益现象的发生刻不容缓。此次敦煌市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专项整治,为的正是扭转该违法事件对当地旅游业形象的负面影响。“蚁穴虽小,溃之千里。”旅游品牌的树立非一日之功,但毁坏起来却往往只因一两件“小事”。互联网时代,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早在舆论监督下无处遁形,这更为旅游从业者和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从正面树立旅游业品牌形象固然重要,同时,要严防死守,杜绝行业乱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尽管此次“钓鱼宰客”只是孤立偶发事件,但决不可姑息养奸,在旅游业艰难复苏之时,相关部门还须将监管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了解世界      2020年09月21日
  • · 机器人将在后疫情时代加速发展      2020年09月21日
  • ·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别跑偏      2020年09月21日
  • · 欧洲旅游与服务业加紧“自救”      2020年09月21日
  • · 如何妥善迎接国庆黄金周大考?      2020年09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