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文体艺术中心内彩旗招展、人气鼎盛,“苕溪古韵・奕叶承芳”菩提叶画书画艺术展暨安吉非遗文化融合主题活动在此启幕。本场文化盛会以海内外多地区联展为创新载体,将传统非遗技艺、书画艺术与生态理念深度融合,不仅为金秋安吉注入浓郁文化气息,更搭建起跨区域文化交流的全球桥梁,吸引国内外目光聚焦这座兼具生态之美与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山水美好城市。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庄重的“菩提叶画”非遗文化宣传大使及菩提叶书画院名誉院长聘书颁发仪式,受聘者接过聘书的瞬间,也肩负起传承与推广非遗文化的重要使命。艺术家代表们现场挥毫泼墨,墨汁在宣纸上肆意流淌,一幅幅佳作转瞬成型,以笔墨为媒传递深厚文化情怀。不少观众还积极参与“四叶”非遗创作体验,亲手触摸传统技艺,真切感受其中蕴含的温度与力量。
作为此次活动的核心内容,艺术展创新构建“主展区+分展区”双阵地模式,汇聚来自海内外各地区的百余件艺术精品,为观众呈现一场高品质的艺术盛宴。主展区坐落于梅溪镇文体艺术中心,内部划分多个特色功能区域。“书画交流展区”内,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菩提叶画与书画作品整齐陈列,部分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山水风光,尽显自然之美;另有作品以大胆色彩诠释现代艺术理念,充满创新活力,笔墨之间尽显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让观众深切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非遗融合区”则成为展示安吉“四叶”文化的生动窗口,这里既有马村茧画以细腻笔触勾勒的精美图案,其精湛工艺令人叹服;也有菩提叶衍生而来的插屏、书签、香品等文创产品,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巧妙衔接;还有以竹代塑的创意好物,生动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更有飘香四溢的安吉白茶,展现安吉特色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每一件展品都是非遗技艺与生态理念的深度对话,诉说着安吉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用心传承和发展文化根脉的生动实践。分展区设于安吉棲真禅寺,同步展出各类艺术作品,古朴静谧的寺庙环境与精美的艺术展品相得益彰,为观众提供更多元的观展选择和独特的文化体验。
除丰富的静态展览外,活动期间还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环节,推动观众从“看展”向“参与展”转变,沉浸式感受文化与艺术的魅力。9月27日至28日,国内外嘉宾将走进安吉太平观、峰晖竹木、深蓝计划、天荒坪镇余村等地,实地考察安吉在生态建设与非遗传承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太平观,嘉宾们将亲身感受道教文化与生态理念的交融共生;在峰晖竹木,可近距离了解竹艺非遗技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发展;在深蓝计划,能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全新模式;在余村,将重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历程,深刻体会安吉在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道路上的不懈探索与努力。此外,菩提音乐会、文化沙龙等特色活动也将陆续开展。菩提音乐会上,悠扬乐曲与菩提文化深度融合,为观众带来极致的听觉享受;文化沙龙中,专家学者、艺术家们围绕非遗传承、生态文化发展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安吉文化发展建言献策,让观众在“可观、可感、可参与”中充分领略文化与艺术的交融之趣。
值得关注的是,安吉县梅溪镇棲真禅寺菩提叶画为湖州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释吟秋(马金虎)为安吉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菩提叶画作为兼具传统历史传承与国际文化艺术价值的独特门类,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全球知名度。其创作过程严格遵循采叶、净洗、防蛀、作画等十余道工序,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匠人之心。通过非遗进校园、文化走亲等多样化活动,菩提叶画已逐步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安吉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旅+非遗”融合发展的有力推动下,这一古老艺术正焕发出蓬勃的新生机。(姚逸宁 郭子敬 桂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