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还能这样焕新

2023年09月18日 11:13    来源:解放日报    彭德倩

  近年来,上海对历史街区内的产业集聚、科创策源、民生改善、风貌保护、城市更新等均做出了有益探索。在欧洲一些国度,历史建筑如何“活”在当下?

  历史建筑是凝固的文化,是一个地区地域性特色的典型代表,它记录了时间与文化的变迁与其在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影响,也是未来发展的根基与源泉。历史建筑的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指向。关于“老房子”焕新、活化,在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城市,各自有精彩实践。

  历史建筑与博物馆

  传统与再生“底片叠加”

  意大利是世界遗产数量居于全球首位的国家,绝大多数博物馆建于历史建筑之中。历史建筑里的意大利博物馆在保护、修复、改造与利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意大利博物馆充分利用历史建筑,后者通过前者获得再生——建筑即博物馆,建筑构造赋予了博物馆意义。

  以佛罗伦萨为例,这座保持着中世纪格局的“百花之城”以拥有40多座博物馆与美术馆闻名。

  除了韦奇奥宫、美景堡、乌菲齐宫、瓦萨里廊厅、碧蒂宫和博波尔花园等城区内主要的艺术博物馆之外,位于城郊的一些古老的私人别墅也通过修复、改造建成了博物馆,它们经纬纵横,共同交织构成了佛罗伦萨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人文景致,在新的维度上连接起过去与现在。

  在这里,历史建筑本身即是博物馆文化历史中最真实的部分,在传统与再生之中两者底片叠加,虚实相生,呈现出更为瑰丽的景观。

  意大利境内,由于年代久远或战乱等原因,遗存着大量失去原有功能的历史建筑。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主旨就在于“使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圆满完整地流传下去”。由于历史建筑不能支撑当代生活的复杂功能,博物馆项目作为对其修复再利用的文化保护工程,成为意大利实施“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最佳典范,也积累了可供世界各国借鉴的经验。

  意大利历史遗迹的博物馆修复与改造工程中,包含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是“修旧如旧”:以恢复历史建筑原有面貌为宗旨。米兰的斯福尔扎城堡博物馆就是这种修复原则个案中的翘楚。

  另一种方法是“以新补旧”:即用新的元素、材料与原立面相互交构,对损毁部分的改造采用与原来不同的材料,在新旧部分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限,达到古建筑保护“可识别性”的重要原则。这是修复改造工程的另一种风格与思路,即尊重、保持原来历史建筑遗存的风貌但并不放弃使用当代的材料和技术。当人们走进博物馆,强烈对比之下更能感受到白驹过隙、岁月沧桑。

  都灵市郊的里沃利现代艺术博物馆是1718年始建的一座巴洛克风格城堡。自1979年起经数次整修,其中部分的公爵的画廊被修复改建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部分。

  当时,面对损坏已十分严重的宏大城堡,总建筑师安德烈·布鲁诺没有照原样复原,而是秉持“让自然的光线与建筑、艺术开启对话”的理念,使其最终呈现出与其他博物馆完全不同的面貌。

  由于修复之前建筑结构已经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实现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必须增设相应的现代设备。为了不二次损坏原有建筑,保持室内空间的完整性,建筑格局中的楼梯、电梯、卫生间均被安置在主结构北墙的外侧。凭借一系列金属梁支撑起的全新屋顶,光线得以透进顶层空间,解决原有历史建筑采光不足的问题。一些建筑部分采用落地的大玻璃窗,使室内空间与景色相映生辉。人们在博物馆室内观看现代作品时,不经意间抬眼便可望见古堡的其他部分,在古今之间神思徜徉。

  更为大胆的是,建筑内部的改造包括增设大面积镜面墙,通过反射,在视觉上延展空间。博物馆外廊楼梯入口处补充的一段砖墙使用的材料与原墙材料相同,力图维护古建筑的整体感,但近观仍能看到新旧材料之间明显的界线。

  对此,设计界认为,其“保持整体但决不混淆历史信息”的特点,成为此次修复改建最值得品读之处。

  生产生活植入历史空间

  成为新文化的容器

  历史建筑之所以值得保护,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历史的痕迹彰显曾经存在过的人、物、事,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回忆,真切触摸时间的流动。因此,历史建筑不同于文物建筑有着“冻龄式”的保护要求,它呈现的更应是生活的延续感、文化的叠合感和历史的整体感。

  如今,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已经扩展到了海量的、价值相对较弱的历史建筑(如工业建筑、住宅、小型公共建筑等)。由于这类建筑再利用的限制条件相对宽松且具有鲜明的特色,给设计师和建筑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涌现出许多新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

  目前位于巴黎19区的104艺术工厂就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该建筑始建于1873年,曾作为殡仪馆使用。20世纪后,随着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周围新建了大量住宅和商业建筑,它的存在与整个街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1977年,市政府决定把殡仪馆迁往郊区,并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需求。经过多方研究讨论,政府最终采用了建筑师让克·巴若的方案。

  让克·巴若在设计中主张将原有建筑改造为一个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品展示的综合体,从而植入一种全新的文化概念和模式,以改变原有功能给人留下的印象,使其焕发出新的魅力。

  建筑师在具体改造时,首先对原有空间序列进行梳理,如在结构基础上巧妙设置夹层空间,不仅扩大了使用面积,也丰富了整个建筑的空间层次;在展示大厅内设置了便于展品布置的吊架、不锈钢管道等构筑物,利用这种与原有功能相脱离的装置,形成强烈的感官冲击。

  历时27个月的硬件改造完成后,这里面向公众开放,欢迎艺术家工作室入驻,同时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举办现代舞蹈、戏剧演出,举行艺术讨论会等,吸引民众广泛参与,给建筑乃至整个街区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活力。

  长期以来,德国在处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问题、平衡城市发展与遗产传承之间,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做法。特别是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方面的经验富有特色。

  正如法国历史建筑“修复之父”勒·杜克所说:经过了建筑师的手之后,建筑物不应比修复之前更不便于使用。

  柏林比基尼百货大楼位于布达佩斯特大街,紧邻柏林动物园,为柏林市在册的保护建筑。大楼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六层混凝土结构,原为纺织工厂的生产、办公建筑。其中一、二两层用于商业,三层为大空间活动场所(四周无墙、用柱子支撑),四至六层为纺织作业场所。由于三楼是四面通风的镂空层,将整个楼面一分为二,使大楼的形态像极了在同时代刚刚兴起的比基尼泳衣,“比基尼大楼”的昵称也由此产生。

  2013年,为重新改造这一纺织工厂停工后活力减退的空间,德国地产开发商投资启动了大楼改建工程,并成功将其改造成了一个集零售、办公、酒店、展览、娱乐为一体的柏林新文化地标。建筑活化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是空间的增减。改造前的比基尼大楼平面基本呈长条形,楼梯外置在建筑北面,整体空间格局单一,欠缺层次。依据功能转移的理念,设计师对空间重新进行了分区,即将原先第三层活动功能转移到了老楼的体外,利用拆除老楼梯腾出的场地,新建一个3层的概念购物中心,再将老楼室内空间重新划分,整合成了商业综合体。同时室内分区多采用木料等轻质、环保建材,充分考虑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与可逆性。比如在一层大厅,布置了19个被称为“Pop-up Boxes(快闪盒子)”的概念店,提供给那些经济困难的青年艺术家作为创作、售卖场地。这些木质的盒子,大小各异,传递出抽象几何的气息,似乎是在向作为工业时代产物的条块状比基尼大楼致敬。它们可随时移除、改建、重新组合的特点,兼顾了对空间组合灵活调整的考虑和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的尊重。

  第二是文脉的延续。从外立面风貌的角度,改造后的比基尼大楼与改造前相比,最大的改动是对第三层的处理。为增加大楼的可利用空间,改造后的第三层将原先的透空设计改为了封闭式,在承重柱之间加装了玻璃幕墙。同时为在视觉上形成透空的错觉,特地选用了黑色的镜面玻璃,不仅有效弱化了封闭式空间带来的体量感,也丰富了视觉观感。同时,从建筑工艺的角度,项目中留存了很多传统的工艺、形式,比如对一层商店展示橱窗的处理工艺,就是完全尊重了原来的样式。

  第三是环保节能性能的提升。改建后的比基尼大楼通过对建筑增加保温层、更换玻璃材质、在窗外增设百叶卷帘等措施,大幅提升了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同时各种取暖管道、线路的暴露式处理,不仅保留和彰显了建筑诞生时代的背景气息,也便于后期维护管理。

  如此,将新的生产、生活植入历史空间,激活历史空间,使之重新成为可以承载新文化的容器,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使得德国历史建筑中的改建、加建的现象很常见。在商业价值突出的区域,这样的情况更是十分普遍。

  不过,无论是怎样的更新,德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历史信息最大化的保存,对于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结构、材料、空间等,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对建筑外墙和内部空间的改建,要求尽量采用玻璃、钢、木材等轻质材料和相对独立的构造。

  同时,尊重历史建筑材料的自然代谢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历史建筑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最直观体现时间印记的是建筑材料的老化。德国历史建筑的材料以石材为主,木材、铜材等为辅,经过漫长的岁月,石材酥化、木材腐烂、铜材氧化等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德国建筑和设计专家充分尊重材料的自然老化特性,对修缮方案的制定,要求尽可能保留、利用原来的材料,对需要替换、修补的建材,比如是更换整根木头、还是仅更换半根,都需经充分论证后才决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成琪)

“老房子”还能这样焕新

2023-09-18 11:13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