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物展“如何展”比“展什么”更重要

2021年03月03日 08:31    来源:文汇报   

  最近,辽宁省博物馆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备受关注。不久之前,故宫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也成为网红展。名迹众多,固然是这两个展览的共同标签。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们其实代表了文物展的一大发展趋势:用文物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不再简单地按时间、地域等划分展品,而是打通文物和历史、空间、文化之间的壁垒。

  泱泱中华,值得高傲站在聚光灯下的文物数量可观。今天,文物展不应止步于集纳名迹甚至国宝,让大众“大饱眼福”,而更应以智慧的引导方式,让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至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因而,“如何展”比“展什么”更重要。

  策展策略和思维是“如何展”的核心。通过文物能告诉观众什么?这“什么”并非简单从文物本体出发的用途、分类、工艺、时代、艺术特色等,而更应是其背后的深层意义,从文物到文化,达到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比如此次的“唐宋八大家”展,通过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不同门类的文物,串联起一根纵向的文脉,弘扬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生平事迹和家国情怀,从而展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又如上海博物馆去年举办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用197件文物呈现一个鲜活、多面的江南,展示江南文化的性格和特征。故宫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从四个单元出发,不仅为观众勾勒了一个立体的苏轼形象,还为人们展示了苏轼的“朋友圈”,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丰满之余还很“接地气”。

  当然,这些展览不是没有瑕疵,作为主题演绎的展品,在其选择上的贴切性上,或多或少还值得再斟酌。但与以往多以朝代、艺术门类等简单划分的文物展相比,已有天壤之别。

  从看“文物”、展“艺术”到看“文化”、展“精神”的转变,不仅是展览自身变革的需要,也是社会美育的需要。国内的美育通常分为这样两种,一种是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型美育,一种是培养审美的兴趣型美育。而在学界看来,我们其实还缺失了一种很关键的美育,即思维型美育。思维型美育重点关注的不是艺术技能、艺术兴趣,而是蕴含在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信仰精神、人文关怀、文化内涵、思维模式和方法。这是帮助人们通过理解艺术,进而超越艺术的一种教育。“文物展”当下发生的这种转变,正是一种对普通观众思维型美育的引入和导向,对于拓宽文化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策展思维的更新,必将引发展陈方式的转变。苏州博物馆一年多以前的“画屏:传统与未来”展,对展品的选择大胆而又新鲜,并且利用实物屏风、当代展品的体量和高度,营造出极具展览主题氛围的空间。

  是时候考虑该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走向观众了,哪怕,只是引起他们的兴趣。沉浸式体验的氛围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或许需要一些辅助手段的引入。最为常见的是高科技,比如交互式设备、声光电组合。最基本也要置备若干多媒体影像,上述的几个展览几乎无一例外。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物展单调的展陈方式,也能引起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兴趣。但对于文物展来说,展陈方式如若过于高科技化、网络化,将带来展览的泛娱乐化和展品本体的边缘化,这又是格外需要警惕的陷阱。

  今天的文物展策展,有着太多可以探索的面向。它所调动的一切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内容,“外包装”不管如何变化,核心都必须是文物、艺术,最终让故事一环扣一环、一波接一波地演绎,为人们复原出鲜活的、可以走进的历史文化图景。

  (作者为艺术学博士,上海大学青年教师黄一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今天的文物展“如何展”比“展什么”更重要

2021-03-03 08:31 来源:文汇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