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考古界有两件大事与“南海I号”南宋沉船密切相关。5月5日,“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2月21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新晋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的博物馆。
“南海I号”南宋沉船从最初发现到如今全面发掘基本结束,历时30余年。它是数代水下考古人心血的积淀,不仅船体整体打捞前无古人,学术意义之高、出水文物数量之巨更是震撼世界。
“南海I号”沉船沉没于广东台山、阳江交界海域,于1987年被意外发现。被发现时,它已在海底下沉睡了约800年。当时,中国还没有水下考古经验,无法继续打捞并开展考古工作。1989年11月,中国和日本组成了联合调查队,准备进行一次全面勘察,后因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南海I号”的相关调查工作又被搁置。直到2001年,我国考古队员终于可以重新对“南海I号”展开工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是“南海I号”项目负责人,他与“南海I号”的缘分超过30年。崔勇回忆,“到2001年,我们正式启动了‘南海I号’项目,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重新找到沉船的定位。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们又进行了8次调查和试发掘,发现这艘沉船保存得非常好,而且船上的东西很多,从学术意义和这个学科意义来说都非常重要。”
2007年4月份开始,相关单位对“南海I号”沉船实施整体打捞。2007年12月22日,“南海I号”终于成功出水。在对“南海I号”进行整体打捞的同时,另一项计划也在实施——建造一座博物馆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博物馆从2005年开始建设,到2007年上半年封顶,为“南海I号”建好了“水晶宫”。
2007年12月28日,“南海I号”被从50多公里外的沉船点运到博物馆对出的海边。通过新修的码头和一条400多米长的通道,人们终于把这个重达5500吨的庞然大物平移进“水晶宫”里。
发掘出来的“南海I号”船体结构较为完整,类型为“福船”,残长约21.91米、最大船宽约9.87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代商贸沉船。
2013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分工协作,开始对“南海I号”沉船开展全面保护发掘。
2013年底到2019年,考古队员基本把“南海I号”上的船货清理完,出水文物约有18万件。这18万件文物包括金、银、铜、铁、锡、陶器、瓷器、木器、漆器,还有人类使用的植物、种子、动物、骨骼,以及横梁的梁具、船体本身等等。其中,单是金器就有200多件(套),重3.3公斤。
12月28日,羊城晚报记者在“南海I号”考古现场看到,“南海I号”船体被众多支架支撑着,“自动喷淋保湿”装置通过水泵把保湿剂、防腐剂喷洒到船木上,对古船船身进行保湿。另一部分考古人员对船体外的淤泥进行细致的清理。
“我们已替古人卸完了18万件船货。”崔勇透露,“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将在2021年结束,但其保护是一个漫长的工作,特别是对船体的保护,以及有机物的保护,瓷器的脱水脱盐,铁器的保护和修复等。“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目前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