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节目亟须摆脱“梗依赖”

2020年11月19日 08:50    来源:解放日报    韩浩月

  从《实话实说》,到《东方夜谭》《今晚80后脱口秀》,再到《脱口秀大会》,脱口秀文化在中国间歇性地发展了一二十年后,终于迎来了爆发时刻,目前不仅线上点击量很高,据说线下的脱口秀表演也一票难求。

  脱口秀的走红,以及其散发出的顽强活力与生命力,吻合了社交媒体时代年轻人释放压力与吐槽的需求:对老板的反感,对超时工作的抱怨,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还有对人际交往的逃避等等,都被写进了脱口秀段子里,在爆笑中观众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与治愈。

  但也有一种潜在的风险盘桓在脱口秀节目周围,即观众对于脱口秀演员与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唯有更加劲爆的段子、更为激烈的情绪,才能使观众保持对节目持久的兴趣,于是,一些脱口秀演员开始冒险,追求“炸场”效果,对于脱口秀的长期发展来说,却如同饮鸩止渴。

  就目前脱口秀的基本盘来看,一是相比之下观众更喜欢简单“粗暴”的搞笑,二是一旦把握不好分寸与尺度,很容易让一名脱口秀演员被集体抛弃。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脱口秀内容基本是靠梗文化支撑起来的。而梗文化的易碎性以及难以保鲜,使得脱口秀节目缺乏更耐人寻味的空间。

  何为梗文化?简而言之,梗文化是网络起哄文化、吐槽文化、弹幕文化、网红文化的综合体,梗文化集合了上述各种网络文化的精华,并赋予了某种神秘感,使得“讲梗”成为年轻人心照不宣的秘密。通过梗文化,年轻人获得了一种更深的共鸣和一种集体在场感。于是,不断寻找流行于年轻人中间的各种梗,成为脱口秀演员在当下最为本能的创作冲动。

  “女工梗”“双胞胎梗”“直男梗”“离婚梗”“谐音梗”……以今年夏天很受关注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为例,可以看出当下的脱口秀内容是段子与梗的天下。对于新鲜的梗,观众报之以掌声;对于老梗,因为早已与演员建立了一种情感上“朋友式”的联系,观众也会给予默契的笑声,正是基于梗文化的中介功用,让脱口秀体现出空前的活力。

  早期的脱口秀节目之所以没能生存到现在,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播出平台的限制。因为在电视台播出,需要更长时间的制作准备,也受更多内容上的约束,在跟进新鲜事物、实现灵活转身方面,比不上现在主要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脱口秀节目。但是,节目受欢迎,不等于制作者没有危机感,观众宽容背后的挑剔以及喜剧口味的不可捉摸,也让现在的脱口秀节目制作者如履薄冰。

  想要长期赢得关注与喜爱,中国的脱口秀节目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摆脱“梗依赖”,多用演员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创作出既幽默又有深度的段子。西方脱口秀的影响很大,他们的主持人与演员以中年人为主,甚至不乏老年演员仍然意气风发的实例,这就是得益于年龄与阅历所带来的优势。而中国的脱口秀演员都年轻,这使得他们在生活积累与素材提炼方面难免有所欠缺。要知道,优质的脱口秀,只讲梗、只嘲讽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容层面上的丰富与犀利。

  不过,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成长的空间很大,未来的舞台也很大,这一代脱口秀演员有可能改变中国观众的喜剧观念,造就一个新的喜剧时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脱口秀节目亟须摆脱“梗依赖”

2020-11-19 08:50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