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演员应该是液体,越像水越好

2020年11月11日 07:40    来源:光明日报    怡梦

  有人说,他是中国演出莎士比亚作品最多的演员,也有人说他是国内演出契诃夫作品最多的演员。且不说那些“最多”,一部《李白》他演了29年,《茶馆》他演了21年,《窝头会馆》他演了11年……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他永远是一副看破红尘、玉树临风的样子。对他而言,天天进化装间、天天背台词、天天演戏,是无比快乐的事情,就算自己不上台演,做着跟排戏有关的事情,也十分满足。 

  在北京人艺建院68周年纪念演出的舞台上,濮存昕既没演最具人艺特色的“常四爷”,也没演最为人称道的“李白”,他演的是话剧《上帝的宠儿》中的“萨列瑞”。或许于他而言,《上帝的宠儿》意味着一个轮回。

  1986年,英若诚翻译并导演了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Amadeus》。在这部译名为《上帝的宠儿》的话剧中,张永强饰演莫扎特、宋丹丹饰演其妻,两人当时是北京人艺学员班的学员。

  离人艺很近,离舞台却很远。虽然从小生长在北京人艺大院里,父亲苏民还是北京人艺著名话剧导演、演员,但濮存昕当时只是北京人艺隔壁空政话剧团“两个兜”的小战士,看着舞台上的“张永强”“宋丹丹”们,他满眼的羡慕。

  一次,空政借北京人艺剧场演出,濮存昕帮着装台,那是他第一次“登上”人艺的舞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席,“来人艺”的愿望越发强烈。

  1986年年底,濮存昕成为北京人艺的一员。在北京人艺有句老话,“你得‘入槽’,得入人艺这个‘槽’”。作为新人的濮存昕,尽管念台词铿锵有力,但总给人以“装腔作势”的表演感,显然还没“入槽”,他从同剧组演员的眼神和反应中明白自己还只是个蹩脚的演员。所以,最初在北京人艺那几年,濮存昕只能跑跑龙套、演一些小配角。比濮存昕小8岁的宋丹丹曾说:“小濮,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好过他,他哪会演戏啊。”

  一切从头学习,将自己化作一脉脉支流,汇入一个个角色的河道,濮存昕开始了“炼水”的历程。

  1991年,濮存昕凭借在话剧《李白》中的表演,获得了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等三个大奖。宋丹丹终于松口说了一句:“没想到这会儿他演得挺好。”“李白”这个角色带给濮存昕的,除了鲜花和掌声,更有在表演上的“顿悟”。不过,这场“顿悟”,并不是在1991年,而是在十几年后。

  2003年,濮存昕50岁,重演《李白》。时隔多年,再一次遇到角色,濮存昕有种“间离”感,他重新打量角色,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表演,才蓦然发现,过去也许自己太想把“李白”演好了,反而在表演中留下了“演”的痕迹,概念化、程式化明显。在濮存昕看来,李白是个像孩子般单纯的人,演员如果用力过猛,反而会失真。

  在知天命之年二次登台饰演李白的那一刻,濮存昕终于开窍、入槽。他把自己当成孩子,演出前,在后台化好装,对着镜中的“那个人”做着各种鬼脸——的确像一个老小孩。

  作为演员,濮存昕至今念念不忘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中的箴言:“演员应该是液体,越像水越好,它盛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他进一步解释说,作为创作者,有了水一般的单纯柔软、孩童般的赤子之心,才能有融入角色的能力。

  明年濮存昕就陪伴“李白”这个角色整整30年了,他说:“也许不是我在塑造李白,而是李白在塑造我。”如今,虽已成名,但濮存昕“能完全放得下来”,无论面对观众还是青年演员,他都从不摆架子,身上没有丝毫逞名气的造作。

  在人生的前半段,濮存昕在舞台上踽踽前行,虽也取得了成绩,但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影视。从饰演谢晋执导的《最后的贵族》中的男主角陈寅开始,《三国演义》中的孙策、《英雄无悔》中的公安局局长高天、《来来往往》中的商人康伟业……濮存昕的表演深受观众欢迎。

  2001年,濮存昕凭借电视剧《光荣之旅》中铁骨柔情的军人贺援朝一角,获评第17届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濮存昕说,那是他自尊心最满足的时刻。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影视事业的高光时刻,濮存昕选择重回“清贫”的话剧舞台。《哈姆雷特》《李尔王》《海鸥》《三姊妹·等待戈多》《伊凡诺夫》《天鹅之死》《樱桃园》《万尼亚舅舅》《雷雨》《茶馆》《窝头会馆》《古玩》《阮玲玉》《风月无边》……濮存昕的话剧作品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类型。有人说,他是中国演出莎士比亚作品最多的演员,也有人说他是国内演出契诃夫作品最多的演员。且不说那些“最多”,一部《李白》他演了29年,《茶馆》他演了21年,《窝头会馆》他演了11年,“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他永远是一副看破红尘、玉树临风的样子”,圈内人谈起他,都爱用“心静如水淡如菊”来形容他。

  2020年8月,濮存昕主演的话剧《洋麻将》复演。《洋麻将》让濮存昕怀念起北京人艺的前辈艺术家们。“于是之老师演《洋麻将》时57岁,我学他的时候已经六十三四岁了。”那种心绪是复杂的,紧迫与忐忑并存,濮存昕暗暗告诉自己,“要把这一行做好,要不然机会不多了。”

  60岁时,濮存昕曾对自己说“已得其所,安分守己”。今年他67岁了,可只要一提起排戏,仍激动不已。前段时间,为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北京人艺新一代演员排演《雷雨》,濮存昕忙前忙后为他们服务,每天忙到很晚才骑着自行车回家。对他而言,天天进化装间、天天背台词、天天演戏,是无比快乐的事情,就算自己不上台演,做着跟排戏有关的事情,也十分满足。

  (作者:怡梦,系中国艺术报记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濮存昕:演员应该是液体,越像水越好

2020-11-11 07:40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