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楼变身3D显示屏 虚拟偶像代言品牌
数字赋能,助推文化产业蝶变
把整幢高楼变成一面高清透明显示屏将是怎样的景象?如何大海捞针一样把目标用户在互联网中筛选出来?24日,第二期紫金文化产业沙龙在南京举行,围绕数字内容的孵化与传播,党委政府代表、国企掌门人、资本团队和创业者、行业大咖展开“头脑风暴”。
科技,为文化注入澎湃动力
“我们的技术可以使海市蜃楼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奇景。”达斯琪董事长、CEO周全一边指着显示屏——上面显示一头蓝鲸在虚空中游动,一边从怀里掏出并展开一片透明“塑料薄膜”,“这是我们刚刚发布的柔性光膜,这是一层超清全息显示屏,厚度只有3毫米,可以自由弯曲和剪裁。”
达斯琪是一家商业全息显示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创造地球未来视觉”,今年6月成为微软AIOT实验室成员。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光膜每平方米重2.9公斤,透光率85%,基本不影响采光,可以贴合在高楼的玻璃幕墙内,把整幢楼变成一个高清透明3D显示屏。
南京网觉公司CTO任翔表示,互联网如同汪洋大海,广告投放效果很难测量。网觉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智能营销与发行平台,连接全球顶级媒体用户,测试广告素材的用户反应,监控投放后的营销效果。网觉提供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让开发者只需聚焦产品研发,网觉负责营销和用户增长,以科技力量赋能行业开发者。
当今世界上几个软件巨头掌握了数码成像、3D技术、音频制作、特效生成等数字内容生产工具软件,国内尚无与之比肩的公司。如何破局?达瓦未来影像科技有限公司CTO朱子威表示,抖音、快手通过开发图片、短视频工具,开始挑战这些“霸主”,自主研发国内顶级虚幻引擎。他呼吁行业内企业多关注开源软件,不断在单点实现突破,就有可能形成影像工业生产线,“工具研发会强化产业链条,期待中国数字内容能够实现产业生态自主化”。
场景,让文化体验深入人心
如果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偶像不是一个人,而是数码生成的虚拟人,你能接受吗?这在年轻人中早已不是新鲜事,日本的初音未来、B站的洛天依都已流行多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开始拥有虚拟代言人。
杭州万象科技是一家专门打造虚拟偶像的企业。公司创始人、CEO夏冰列举虚拟偶像的诸多优点:“带来沉浸式的场景体验,远比货架更亲切,同时也让品牌人格化,能与受众更好地互动交流。另外,虚拟偶像可以全天候出现在每个用户的屏幕上,‘人设’不会崩塌,也不会在离职时带走客源。”她表示,万象将与草莓音乐节合作,把虚拟偶像的表演呈现在真实的舞台上。
就像微信头像是个人风格的体现,虚拟偶像也是一种“灵魂表达”。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并且承受压力,因此年轻人更能接受用一层虚拟的外衣,投射和展示自己“有趣的灵魂”。
同样是营造场景,无忧传媒则专注于真人,制造“网红”。无忧创始人、CEO雷彬艺表示,最新的5G技术解放人类最原始的能力——视觉。今后直播不仅高清到看清衣服的纹理,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触摸”材质。无忧签下7万个视频和直播达人,其中粉丝超千万的超过1000人,他们在音乐、美妆、做菜等各领域风生水起。
雷彬艺特别强调,95后、00后对国产品牌接受度很高,这为国产品牌的网络推广提供良好基础,而“网红”营造的消费场景,更容易孵化国产品牌,助力新消费、新品牌的崛起。
创意,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只有让创意生长为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中国在全球文化市场里才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腾讯新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罗施贤特别强调创意本身。
中国的网络版权产业规模达9500亿元,数字内容产业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新基建。罗施贤认为,高价值的IP是不断跨界和衍生的结果,热播剧《庆余年》是腾讯影业花数年时间才从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目前正在筹备第三季并开发同名游戏;与舞蹈家杨丽萍跨界合作推出的《瞳·雀》,游戏体验率超过93%,刷新纪录。
新文创也推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升级,例如与敦煌合作尝试推出的敦煌诗巾,可以让受众在手机上用敦煌元素自己设计个性化丝巾,打通线上与线下。罗施贤表示,新文创的终极目标是推出享誉世界的文化产品,这样的产品既传统又现代。
作为一家游戏公司,三七互娱同样关注文化内核。公司副总裁王彦恭明确表示要“文化为本,科技致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重塑文艺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尤其是激发传统文化的新动能。借助数字技术,可以使传统文化资源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三七互娱将40项非遗内容融合到H5游戏中,开发出守护龙舟小游戏,在游戏中推广赏月、舞龙等多种多样的非遗民俗。
在王彦恭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使网络营销更加精准、智能,对海外用户进行人群画像、消费行为分析,助力中国文化产品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