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成功后,观众对彩条屋新片《姜子牙》的胃口被吊得很高,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片方的营销策略,两者被有意无意地归类为所谓的“封神宇宙”系列,在前者的片尾彩蛋中,“姜子牙”被隆重推出,而作为呼应,哪吒也出现在后者的结尾彩蛋中,但除了性格和外形迥异的申公豹出现在两部影片之中,其他再无任何交集。
《姜子牙》借前者之威在国庆档先声夺人,公映当天取得了3.6亿元的单日票房,远超排在第二的《我和我的家乡》。但很快,观众对于该片的异议就出现了,目前,它在网上的评分为7分,远低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8.4分。截止到10月7日,该片已取得了13.2亿元的票房佳绩,这个数字虽然不及《我和我的家乡》(17.2亿元),但足以让前者在所有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中排名第二。
观众对于该片在特效和画面上展现出来的水准和想象力,基本上持赞美态度,甚至有观众认为,《姜子牙》的特效要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国产动画精品还要好。除此之外,观众对于该片在人物塑造和影片主题上出现了泾渭分明的观点。
赞美者认为,相比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相对低幼的世界观设定和老少皆宜的故事情节,《姜子牙》在影片的思想性上要深邃得多,影片对“个体和苍生”、“个人和体制”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提出了思考,甚至有观众认为,“一部《姜子牙》超过一百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反对者认为,该片的前半部分剧情拖沓,情节进展缓慢;姜子牙等角色缺乏明显的驱动力,片中的人物都是“纸片人”,完全被剧情推着往前走;各种剧情逻辑上的硬伤到处可见,故事不能自圆其说;而片中“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的所谓哲学命题也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
这让笔者想起了不久前著名导演谢飞在百花奖开幕论坛上,谈及目前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时提到的《我不是药神》,谢飞导演表示,影片在国外放映时,外国的观众反映看不懂,主要是“人物没有写得很丰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其中也包括经典电影。但现在,这个观点很少被人提及了。《我不是药神》作为一部票房和口碑都极高的国产电影,依然面临这个问题,说明在注重情节猎奇性的今天,这个经典理论被忽略到何种程度。
如果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角度来看待《姜子牙》会发现,观众之所以感到不满,主要是因为姜子牙这个人物出现了“角色错位”。片中的姜子牙是一名刚刚率领众神伐纣,赢得封神大战胜利的军事统帅,这样的一个军事领袖,照理说,他对于片中天尊提出了“牺牲少数人,拯救苍生”的观点是不会有异议的,因为战争就是如何解答“电车悖论”,就是用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胜利的算计。而服从命令也是军人的天职,按照常理推论,姜子牙是不应该出现片头看到狐妖身体里藏着人类元神时的犹豫心理,更不会违抗天尊而做出擅自放走狐仙的决定。这也是不少观众感到不满的地方,影片没有给姜子牙的性格改变做出说明。
其实救一人还是救众人的“电车悖论”,很多电影都涉及过。这是一道无解的哲学难题:选择救众人,被认为是功利主义者,要受道德的谴责,而选择救一人而牺牲众人,相信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会真的这么做。《拯救大兵瑞恩》也涉及这个命题,片中士兵们也提出,为什么要牺牲这么多士兵,来拯救大兵瑞恩一个人,这样做,值吗?片中的答案是:在二战的关键时刻,这样做是考虑人道主义(瑞恩家里已经牺牲了3人),给所有的战士做出表率,提振士气。显然,这个答案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做考量。
设想一下,如果把片中的“姜子牙”换成“孙悟空”,是不是自然多了?首先,孙悟空不受约束的性格和反抗权威的天性,让他在关键时刻选择违抗天尊,拯救狐妖身体里的人类元神,一点也没有违和感;其次,影片的后面,姜子牙砸碎天梯反抗天尊的戏,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大闹天宫”的翻版,孙悟空做起来,更是顺理成章。
诚然,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更加具有史诗气质,立意也高远,影片选择的哲学命题具有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创作者的气魄和野心值得鼓励,但电影终究不是哲学命题,它最需要的是老老实实讲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塑造一些合乎常理的人物。在这一点上,《姜子牙》依然有改进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