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蒙洼蓄洪区:脱贫路上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0年09月23日 16: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阜阳9月23日讯(记者 魏金金)从蒙洼蓄洪区诞生的那天起,保护淮河安澜就成为它的光荣使命。就在今年4月29日,阜南县刚刚实现脱贫摘帽。在今年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机的时候,蒙洼蓄洪区以一己担当再度启动蓄洪。如今汛情已过,其灾后重建和相关生产的恢复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在今年汛情、疫情的双重影响下,部分受灾严重的地方是否会出现因灾致贫返贫?脱贫之后,又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以防返贫?

  今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期间,他先后来到阜南县王家坝闸、红亮箱包有限公司、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察看淮河水情,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22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网聚美好安徽 决战脱贫攻坚”网络活动媒体一行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先后来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曹集镇老观乡(芡实基地)、红亮箱包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当地民生与生产建设工作。

  幸福西田坡:家家“四小园 ”

  西田坡庄台隶属于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庄台始建于1953年,1991年加高加固,形成台高海拔30.6米的安全庄台,现有居民36户91人。远远望去,通村道路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庄台上是错落有致的民居,庄台下是广袤的农田,环绕四周的是清清的池塘。眼下,风景秀丽的西田坡庄台已成为附近游客常常驱车前来“打卡”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其实,这所谓的庄台,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防洪工程,通过人工垒起台基,或者以天然形成的高地为基座,然后再将村庄建于其上,蓄洪时,群众可在上面居住避难。在阜南,庄台早已成了蒙洼人民居住环境的代名词。60多年来,庄台曾为当地近20万群众提供了栖身之地。

  幸福西田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今年汛期蓄洪以来,庄台村支部、临时党支部带领庄台居民全面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卫生清扫、保障供需、防疫消杀、生产救灾、安抚群众工作,运用轮船运送生活必需品、庄台垃圾,有效保障了庄台居民的日常生活。眼下洪水早已退去,在庄台中心,有一个百十平米大小的文化休闲小广场,这场秋雨刚停,76岁的邵国彩老人和其他六七位年龄相当的“老伙计”正聚在一起拉家常。平日里,大家还会时不时在这儿打个扑克,玩个麻将。邵国彩老人谈到,自打她来到西田坡居住,几十年时间,已先后经历了6-7场这样的蓄洪,对于今年的泄洪她似乎早已习惯。不过,她非常激动地谈到,“这次蓄洪,习总书记来看我们啦!好啊!共产党好啊!”

  阜南县2020年蒙洼蓄洪运用补偿工作明白卡(补偿标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环顾四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经过近两年的庄台环境整治,如今的西田坡庄台不仅环境优美,公共厕所、自来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应有尽有,每户还将旱厕改马桶,彻底告别“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窘境。不少人在房前屋后,更是巧妙设计出了“四小园”:菜园、果园、竹园、花园。“有了‘四小园’,尤其是菜园的有效利用,即使洪水围困庄台,村民也能吃上新鲜蔬菜。”阜南县曹集镇党委书记陈东群这样谈到。

  水中黄金豆:特色种植共奔富

  就在距离西田坡庄台几百米的地方,是老观乡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儿有一个将近600亩的芡实基地。芡实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药食两用,每年8月收可以一季鲜果,到年底再收一季熟果,算下来,一年两季亩产值可达上万元。近两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价30-80元每斤的芡实消费市场越来越好。

  近年来,阜南县推进蒙洼蓄洪区适应性农业替代传统农业,依托淮河和低洼地自然优势,变水患为水利、变劣势为优势。同时,阜南县通过财政补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鼓励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大户+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蒙洼蓄洪区耕地流转率达70%,主要以规模化种植芡实、莲藕等水生作物为主。

  其中,仅芡实一项,种植面积就达2万多亩。由于老观乡当地水体环境好,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芡实干果加工成米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了日韩等国家。两年前,村民张君宝和老伴儿把自家的十来亩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给种植大户钱会明种植芡实。同时,他还被聘请到芡实基地打工,主要负责清除水草、施肥和采摘果实,平均一天下来能赚上100元左右的劳务费。

  芡实基地采摘鲜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钱会明本是安徽天长人,在天长种了20多年的芡实,由于近年来本土种植市场饱和,他想到了在天长之外开辟新的种植区域。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阜南县老观乡。两年多来,钱会明带领当地群众共同发展芡实产业,吸纳贫困户到种植基地务工,并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百姓,指导他们开展种植。现在,芡实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老百姓脱贫的主导产业。

  老观乡副乡长李小凤告诉记者,今年,钱会明种植基地的8000多亩芡实,除了600亩没被水淹,其余全部因为行洪被淹。7月底洪水退后,钱会明和基地上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加紧清理水塘、抢收补种。8月芡实鲜果上市的时候,抢回来的鲜果亩产700斤左右,按照50元左右的价格,亩产收益上万元。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做大芡实产业,钱会明打算,后期将会把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全部打通。目前,他计划新增芡实种植1000亩,种植规模总共达到了11700亩,未来将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发展。

  村企联建扶贫车间:撑起脱贫致富“半边天”

  这几年,阜南县将村企联建扶贫车间作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王家坝村、郎湾村、和谐村联建扶贫车间就位于王家坝镇保庄圩内。土生土长的王家坝人王恒亮,年轻的时候在外地打拼创业,2016年返乡投资建立了红亮箱包厂,主要从事拉杆箱、拖轮包、书包、电动车头盔、防护隔离服等生产销售和代加工。目前,这个扶贫车间里共有员工百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人。

  此时,车间里几十位清一色的女工正在一台台缝纫机前认真作业。“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看好孩子管好田 一天能赚几十元”——车间墙上的红色标语看起来分外引人瞩目。据王恒亮介绍,来这里上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妇女,其中近半数是当地的贫困人口。因为是按件计薪,平均每人每月工一年资收入能达到2500左右。倘若按照人均2000元的工资标准,一个4口之家,若是一人就业,一年也能赚到24000的保守收入,平均一年下来人均收入6000元,超过2016年贫困线3000元的标准。

  红亮箱包扶贫车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35岁的张丽是王家坝镇村民,张丽的丈夫一直在杭州打工,她带着两个孩子,和婆婆、小叔在家一起生活。2014年婆婆遭遇事故导致残疾,几乎花光了全家的积蓄,一家人的生活也因此陷入贫困之中。经当地政府的扶持,张丽一家于2016年底实现脱贫。脱贫之后,张丽又来到了家门口的箱包厂上班,每月收入近3000元。不远处坐着的李娜正忙于机缝一个婴儿车的配件,在她身边,安静地坐着一个18个月大的男娃娃。因为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前段时间公公住院,婆婆需要在医院帮忙照顾,这两天不得已只好把孩子带在身边。

  “我每一次开会都会跟她们一再强调,你们(指厂里的女工)要把带好小孩、照顾家庭放在第一位,第二件事才是到这里上班。我们工厂搬过来,立足于农村,立足于老家,加上又是扶贫车间,首先就是要考虑工人的实际需求,如果把“工人的任务”放在第一位,把小孩和家庭放在第二位来考虑,那么就很有可能招不到工人。”王恒亮接着谈到,为了让厂里的女工在这里安心作业,他还花钱请了两个人来专门看护这些孩子,“平时幼儿园四点钟放学后或是周六日,会有专人在厂房二楼帮忙辅导他们写作业,看护他们玩游戏”。

  此前红亮箱包厂一直是以外贸业务为主导,如今在经济双循环的大背景下,王恒亮正在谋划线上发展。听他介绍,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6月份,“不是没有订单,而是生产力没有跟上。”王恒亮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公司又新进了100多台机器,下一步计划将人员规模扩大到300人左右,同时还要新建厂房,把目前公司在童车、童床、拉杆箱的上下游的产业链业务进行相应的延展,“后面我们还要把童装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来。虽然压力大,但信心也很足”。

  由于时间关系,阜南的采访暂告一段落。在庄台,通过环境整治,村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村旅游日渐兴起;在田间地头,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民内在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释放,实现多元化收入;在扶贫车间,留守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照样撑起农村脱贫致富“半边天”……如今,阜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正不断提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走进蒙洼蓄洪区:脱贫路上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0-09-23 16: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