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康熙年间有了“江苏”地图里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江苏”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中国地图史上不得不提的人是谁?科技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地图有哪些帮助?……近日,“市民学堂”举办2020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专题讲座,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测绘工程系主任、沈婕教授讲述“地图见证江苏发展”。本场讲座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主办,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江苏省测绘市场管理中心承办。沈婕带领现场观众跟着一张张地图去追寻水乡江苏的历史变迁、古都南京的发展历程。
“江苏”这个名称有350多年历史
我们都是江苏人,但你知道“江苏”这个名称是从哪里来的吗?
沈婕介绍,江苏在先秦时期,分属不同的部族及诸侯国。秦始皇时期,江苏有5个郡,分别是东海郡、四川郡、会稽郡、故鄣郡、琅邪郡。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江苏有七府一州。到了清朝,江苏则有八府三州一厅。“到了清朝康熙六年,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分别更名为江苏布政使司和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布政使司取江宁府、苏州府的首字得名,这样标志着我们江苏的形成。从此江苏疆域边界和它的名称相对固定,到现在有了350多年的历史。”沈婕在“市民学堂”展示了一张表,让观众通过这张表来了解不同朝代江苏的行政变迁过程。
“地图的制作过程,地名标注是一个主要的步骤。继承名字是继承历史,记住名字是记住来时的路。”沈婕说。
最古老航海图出自郑和船队
中国地图发展史上,郑和是不可不提的名字。郑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纪一个空前的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异常光辉的篇章。而明代《郑和航海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远洋航海图,也是世界航海史中唯一存世的越洋跨洲的最古老航海图,是世界古航海图中独一无二的珍宝。
《郑和航海图》 绘制于第六次下西洋之后,是为郑和1431年最后一次下西洋而准备的航海图。作为明代早期航海技术的一大成果,《郑和航海图》 保存于明代茅元仪编撰的《武备志》中。该图以明朝京师(今南京)为起点,从南京的龙江关沿江地带绘起,经太仓刘家港,出长江口至福建五虎门,再沿海岸至占城国,然后一直向前经南洋群岛、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以今波斯湾为重点,过非洲东岸诸国。《郑和航海图》记录了从中国至非洲东部的许多航线,明确标明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还对航行途中的障航物、山峰、岛屿、浅滩等都作了明确的提示,充分显示了明代早期航海者对海外航路的地形水势已有相当熟练的掌握,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和亚非航线的开辟起到了重要作用。
让地图“动”起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地图能更生动形象地走近人们。
在“市民学堂”上,沈婕展示了一幅江苏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智绘江苏做的动态图,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南京明城墙的架构。
南京的明城墙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1366年开始,在南京启动了长达28年的筑城工程。城墙从里到外有四个圆环,“首先是皇宫,皇宫有一个宫城墙。然后是皇城,皇城有皇城墙——现在的明故宫位置。接着是都城,都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最后就是明外郭。”沈婕说,如今的御道街就是明朝时候南京城的中轴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