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树式写作”根源在“药丸式阅读”

2020年08月28日 08:45    来源:文汇报   

  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不仅会经历生活上的不适应,而且按照笔者的有限观察,学生在开始写作论文时,还会遇上一个难以言明的写作鸿沟。换言之,高中和大学的写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两者之间如何衔接,是全世界大学都不得不直视和处理的难题。

  不少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学术写作课程,帮助学生跨越这一鸿沟。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些学生本科四年都不能成功跨越这一鸿沟。如果以后没有机会再接受专门的训练,一些写作“病症”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

  从本质上来说,这道鸿沟就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衔接缺口。

  从高中进入大学不仅面临着知识结构的彻底更新,还会面对写作模式的转换。大学的学术写作是高度分工、精细化领域内的一种交往行为——即学术共同体通过印刷媒介来进行知识交流、批评和评价。它面对的是一小批专业读者和研究者。这也是为何大学低年级学生在开始写作课程论文时,往往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

  而这一“写作鸿沟”,与学生中学时开始的“药丸式阅读”和当下越来越流行的“圣诞树式写作”脱不了干系。

  只有名人名言的“圣诞树式写作”,妨碍了真情实感的表露

  一棵本来平淡无奇的松树,人们为了让它成为好看的圣诞树,要挂上各式各样的装饰品,例如铃铛、彩蛋、丝带、灯带、彩球、花环、蝴蝶结和糖果等等。写作同样如此,从中学生到资深学者,越来越多人迷恋这类“圣诞树式写作”。

  这类文章本身缺乏鲜明的观点,也没有严密的论证,但被强行加上很多 “装饰品”,包括各种无关的名人名言、时髦金句、绝学大家的名号以及书名,以此来显示作者自己的博闻强记。但是这些作者未必真的阅读过那些名著。名人、名著、名言对于“圣诞树式写作者”而言,仅仅是一个比较有范儿的语料库而已。

  甚至一些资深学者也已养成了类似的写作习惯。归根结底,原因是他们的写作缺乏诚意,因而论文中充斥着学术黑话和切口。如果将那些看似高深的概念加以 “翻译”,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毫无新意的“意见”了。

  此外,一些学术刊物的编辑由于不熟悉某个领域的专业话语,很容易“受骗上当”,甚至推崇那些“圣诞树式写作”的论文。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曾经笑言,莎士比亚的经典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落入如今的学术刊物编辑之手,很可能被改为“这是一个存在和非存在对立的难题”。长此以往,学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会障碍重重。

  为了快速寻找标准答案,造就了急功近利的“药丸式阅读”

  “圣诞树式写作”在很大程度上肇始于前一个环节——阅读。很多人在中学阶段就养成了一个不好的阅读习惯:出于答题和应试的“生存需要”,为尽快找到考试需要的唯一正确答案,所以只看重文章唯一的核心观点或结论。

  这种为答题而进行的阅读往往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轻视作者的推导和论证,忽视一篇文章内部的差异性表达和张力。

  然而对于需要创新的学术工作而言,找到标准答案恰恰是最没有价值的。尤其是人文学科中,研究者往往要直接面对一些经典文本。对这些文本深入剖析,进行批判式的解读,才是研究基础。甚至发现的文本中的那些前后不一、论证瑕疵和矛盾,才是揭示一些内在学术问题的线索。

  几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崛起,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药丸式阅读”。

  人们普遍感到自己时间日益碎片化,注意力阈限不断缩短。不少人为了节约时间,倾向于阅读别人“萃取”过的精华——就好比一个人不愿意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而相信每天一粒维生素药丸就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

  因而很多“5分钟阅读一本经典”和“3分钟看懂一部电影”的产品就大行其道。它们背后的逻辑都是 “榨取式”的。

  但问题在于,这种榨取必然会丢失一些非常关键的内容。缺乏了踏实的学术深度精读,以及功夫——例如做笔记、写感想、进行转述、总结、浓缩乃至批评,经典文本的意义是没有那么容易被穷尽的。

  急功近利的阅读和学习,只能靠炫技和堆砌来营造“专业感”

  一篇学术论文自然要使用不少专业的概念、名词,精准表达才能防止误解,杜绝歧义。从结果看,这种专业主义通过高筑“语词壁垒”,可以将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排除在讨论之外。聚焦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专业讨论,也是学术共同体内聚力的来源之一。

  一个专业领域的初学者,比如大学本科生,为了消去学术上的青涩,尽快融入专业研究者的圈子里,本来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学习,并与同辈学者反复推敲和讨论、不断练笔,来完成最初的学术积累。而一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他们也会走一条成本较低的捷径——邯郸学步式地使用大量专业词汇,通过炫技和堆砌概念来营造一种“专业感”。然而,一篇内在逻辑不通,但充斥了专业“黑话”的论文,会让专业读者也望而却步,甚至对作者本人的学术评价带来伤害。

  还有一些初学者会陷入一种误区,即认为自己讨论的问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甚至会因此生造一些词汇,试图宣示其原创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自以为的原创概念,是千年前的古人早就讨论过了的。那种原创假象,其实只是阅读量少的结果。

  所以刚刚迈入学术大门的年轻人应该仿效“奥卡姆剃刀原则”,在写作上也做到“若无必要,勿徒增概念”。先顺着前人的轨迹走一遍,才会知道他们付出的努力以及遗留的难题。毕竟学术写作不是造词比赛,语词是学术表达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更有一些初学者会混淆修辞与论证。一个世纪之前,西方的学术写作尚未定型,因此当时的一些经典作品常带有修辞和论证混淆的问题。如今一些学生喜欢这样的经典作品,从而模仿那种略显 “美文式”的行文方式,甚至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也有类似现象,例如押韵的排比句好像更有气势也更有道理一些……

  中学语文教育教的大部分写作方法就属于修辞,而不是论证。论证本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绚丽的语言,而需要明确的定义、清晰的推导、环环相扣的说明和具有相关性的例证。

  论证容易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而修辞则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和字数内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情,甚至打动他们去行动。修辞与论证混用容易给读者造成一些误导,其中之一就是混淆事实和价值判断,将作者本人的价值判断偷偷灌输给读者。

  对现代学术写作而言,没有修辞的论证就可以独自成立,反之就不是学术写作。当然如果文笔尚佳,在有效论证的基础上加些修辞,可以有 “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一些文艺青年之所以容易在学术上“误入歧途”,到底还是吃了“美文”的亏,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作者郁喆隽,系复旦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圣诞树式写作”根源在“药丸式阅读”

2020-08-28 08:45 来源:文汇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