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乡村“活”起来

2020年08月06日 07:54    来源:光明日报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8月5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岭村,瑶族同胞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翻云台等民间绝技和民俗舞蹈,让各地游客惊叹不已,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每天都有好多游客来村里旅游,我家通过表演和民宿,年收入有七八万元。”大岭村村民蒋桂合说,“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真没想到能当上演员,靠古老的民族文化,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在八桂大地,像这样靠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实例不胜枚举。曾经,青年外流,土地撂荒,组织涣散,缺乏产业,“空心村”比比皆是……一个个沉寂的乡村成为制约乡村发展振兴的瓶颈。近年来,广西针对乡村治理理念滞后、乡村法治意识淡化、乡贤作用弱化、村民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推动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火”乡村

  广西是一片红色沃土,有红色革命纪念场所千余处,每一处都是一座“精神高地”。各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让红色文化“火”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盛夏虽是旅游淡季,桂林的红色旅游却似热浪滚滚。“在甲天下的秀美山水间寻觅红军足迹,感悟红军精神,是一场身心的洗礼。”来自东北的游客张文说。

  在灌阳县新圩镇枫树脚村新圩阻击战主战场,大型实景剧《血色湘江》演出结束后,21岁的大学生李文科走下观众席,还不时回望穿着军装、背挎长枪的红军演员。“通过观剧和走访,我深刻认识到‘世上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李文科说。

  昔日小村庄,变身大剧场。这部融体验、观赏、教育于一体的红色题材实景演出,已成为灌阳县红色旅游的扛鼎之作,不仅让抗战精神和红色文化得到提炼与升华,更改变了附近6个村屯1200多名村民的生活。

  依托实景演出,村民蒋小华在陈列馆附近建起了农家乐,取名红枫山庄。昔日用来果腹的红薯、红米、南瓜等,成为最受城里游客欢迎的“红军餐”,生意红红火火,还请了10多名服务员。在新圩镇,60%的村民开起农家乐。红色驿站、实景演出、体验园等景区拥有员工260余人,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群众演员30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被红色资源带“火”的不只枫树脚村。在灌阳镇大仁村、新街镇江口村、洞井乡保良村,村民们纷纷加入红色旅游产业大军。妇女们一针一线缝制的红军形象饰品、披肩等红色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伴手礼。

  “红色文化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新的动力点。”灌阳县委书记周春涌介绍,目前,全县有农家乐500余户,民间手工艺、土特产等六大类旅游产品40多个,老区振兴动力十足。

  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也促进乡村社会治理。前些年,新圩镇和睦村要修建一条道路,村民唐某因补偿问题多次阻挠施工。72岁的老党员蒋军生登门劝说,用革命军人的故事打动唐某,第二天即获动工。“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矛盾从不出村。”和睦村党支部书记蒋军发说。

  “几年前,村里农闲时聚集搓麻将成风,村民常常因为输赢发生矛盾,甚至打架斗殴。”新圩镇党委书记王龙告诉记者,村党支部通过带领村民发展红色旅游,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麻将声也销声匿迹,新圩镇连续10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

  法治文化“和”村民

  步入容县祖立村,绿意葱茏,文明语、文明画随处可见。村民庞兆章的房屋围墙上,一条条村规民约映入眼帘:敬党爱国,积极向上;以村为荣,热爱家乡……

  “村规民约简单好记、通俗易懂,被村里的文艺宣传队编成歌舞,时常传唱。”村党支部书记杨贵邦说,过去缺乏载体,生活生产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维护、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难以落实,如今纳入村规民约中,促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形成有序和谐的文明乡风。

  法治文化推动乡村治理,在广西各地俯拾皆是。南宁市西乡塘区以“法治宣传、景区打造”为理念,在忠良村、永安村、乐洲村等8个村推进法律服务进乡村,通过建立乡村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设立法治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主题墙、法治石、法治碑林等,让村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获取法律知识。

  西乡塘区还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选派3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美丽南方”景区8个村担任法律顾问,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使政策更加贴民心入人心。

  “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管、大家办。”永福县龙江乡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协会、农村“三资”管理监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吸纳一批村屯干部、农村“五老”、社会乡贤人士和村民代表参与到群众性自治组织中来,营造淳朴民风,让乡村更像乡村。

  在罗锦镇下村白头岩屯,有一条谦“让”出来的便民路。这条路3米宽、20多米长,村民到河边洗衣洗菜散步都十分方便。村乡村理事会副会长王坤荣说,这条路原本是一村民的菜园地,在3年前的一次矛盾纠纷调解中,原主人主动把地让出来修成了便民路。

  在发挥自治调节作用的基础上,永福县还通过用活驻村民警、法律顾问、“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三支专业队伍,让普法学法用法在乡村蔚然成风。每个村都有警务室,派出专业人员担任村法律顾问,还在18个矛盾纠纷较多的村设立“法律诊所”,将问题化解在基层。

  乡贤文化“合”乡邻

  北流市白马镇扶阳书院内,最新一期“乡贤榜”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各行各业的乡贤,受到群众围观点赞。

  “北流的乡贤文化氛围从古至今都很浓郁。”北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劲说,扶阳书院始建于1883年,如今成为白马镇群众了解当地人文历史的窗口,也是逢年过节乡贤聚会、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的场所。

  “道德楷模率先垂范,大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的搞培训。”白马镇黄龙村村民张德阳说,群众在扶阳书院感受先贤的仁慈厚德,被选上的乡贤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玉林市鹿塘社区,是远近闻名的公园式现代社区。然而在以前,这里却是一派凋敝景象。“当时这里还叫鹿塘村,全村2600多人中有1600多人在外打工,基础设施落后,水田荒废,组织涣散,民心各异,形同一盘散沙,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忆起往事,鹿塘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健林不禁感慨。

  “要让凋敝的乡村‘活’起来,让隔阂的乡邻‘合’起来!”当时已在珠三角站稳脚跟的陈健林毅然回乡,从经营民宿开始,逐步发展到从事自行车租赁、旅游纪念品零售、特色餐厅、文化娱乐等业务,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陈健林带动下,外出青年陆续回乡,或做产业,或办文化,或搞旅游,往昔“空心村”迅速转身“实体村”。

  乡贤不但聚力乡村发展,更架起惠民爱民的连心桥。北流市长江村陈姓老人育有3个子女,住房年久失修,希望子女帮助翻修加固屡遭拒绝。村里“和事佬”陈贤德听闻后,登门规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话说到子女心坎上,3兄妹当场表态帮母亲修缮房屋。

  从邻里家长里短,到村屯“三通”工程、拆危改厕、河道改造、脱贫攻坚等工作,乡贤人士无不主动靠前,起到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作用。“乡贤从传统‘老理’出发,从亲情入手,凭借长辈身份和品德威望,用百姓的‘法’,平百姓的‘事’,积极配合乡村工作,帮助解决矛盾,共同建设邻里和谐、顾全大局的村集体。”北流市委书记赵志刚说。

  如今,北流市已建成13个乡级乡贤工作站、28个村级乡贤工作室、69个屯级乡贤之家,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调解体系逐渐形成。自乡贤组织成立以来,北流市乡贤参与调处化解涉及土地、婚姻、邻里关系、民生工程建设等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95%以上。

  民族文化“乐”游人

  福绵区福绵镇十丈村,拥有700多间连片明清和民国建筑。近年来,当地政府引进专业团队和村民合作,将古建筑修旧如旧,重焕古村风韵。

  “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不能砸在我们手里。”十丈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桂春说,“在修复改造中融入地方特色农耕文化,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这里每天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已有60%选择回村发展。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广西越来越多有个性的特色村镇正在崛起。目前,广西有171个中国传统村落,654个自治区传统村落,14个国家级特色小镇,45个广西特色小镇,还有众多特色文化村、生态示范村、田园综合体等。这些村镇或蕴含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或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或环境美丽和谐宜居,或发展机制充满活力,呈现出一幅活力十足的乡村振兴图景。

  每年5月1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古壮寨“开耕节”如约举办。村民通过偶耕、牛耕、挖田、砍田基等12道传统农活的农事活动,向游客展示别样的农耕文化。在江底乡建新村,黄家寨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瑶族舞蹈《制鼓》一演就是38年,每每演出完毕,总会赢得热烈掌声。

  像这样活跃在乡村的基层文艺队,龙胜共有196支。他们以歌为媒、以戏会友,每月搞场小联谊,逢节来场大联欢,乡亲们拥有了不落幕的文艺大舞台。每年,各乡镇都会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全县大会演,村民以能上县级文艺会演为荣,各村选拔的比赛被戏称为“村晚”。

  在泗水乡白面瑶寨,曾传唱着这样一首山歌:“耕田耕地为大本,哪有唱歌来养家?”令村民没想到的是,时代变了,“唱歌养家”已不再是梦。前些年,寨子引进旅游公司,45户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观赏菊花,轮流接待游客,唱着山歌跳着舞就把钱挣了。

  龙脊镇黄洛瑶寨、马堤乡张家苗寨、平等镇广南侗寨……在龙胜,几十个少数民族村寨被推到了旅游开发前沿,他们依托山水风光,将服饰、舞蹈、音乐、建筑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尽情展现在游客面前。

  “民族文化是我们各族人民的根,是特色旅游的魂。农村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滋养,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更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龙胜县委书记周卉说,在文化濡染和文明浸润下,一个个沉寂的乡村“活”了起来。

  (本报南宁8月5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沉寂的乡村“活”起来

2020-08-06 07:54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