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美术馆的旺季。不过,你真的知道怎么逛美术馆吗?
随着近年来参观美术馆渐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时尚,《美术馆的秘密》《如何参观美术馆》《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美术馆十讲》等一批图书不约而同聚焦美术馆里的门道,为普通观众热情支招。
直奔镇馆之宝?参看说明文字?这些未必是对于美术馆靠谱的“打开方式”。美术馆带给人们的,已经不单是视觉的审美欣赏,而是不断增加的新艺术样式,因而,并非看懂作品才算不虚此行。不少图书都强调,美术馆给予观众的,其实是一种身心互动的新体验,其核心在于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哪有什么完美的美术馆指南。美术馆参观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个人为它带去什么,以及每个人在与艺术邂逅之后会收获什么。走出美术馆,当人们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发现世界,这或许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开始。
——编者
美术馆的收藏内容偏向现当代美术作品,不限于架上绘画、雕塑,也包括装置、影像、新媒体作品等。这些展品所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视觉的审美欣赏,而是在不断增加的新艺术样式。逛完美术馆,观众可能会发现增加的不一定是知识,也可能是疑问。底图为曾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12届上海双年展现场。
一件艺术品应该看多久,美术馆让你自己决定。在这里,每位参观者都可以自主创造新鲜有趣的体验
美术馆是什么?是博物馆的分支吗?博物馆是美术馆的妈妈吗?美术馆学与艺术史学者蓝庆伟在新近出版的《美术馆的秘密》一书中揭示,博物馆和美术馆其实是同一类型,总称为“文博机构”。区分它们的,基本上在于收藏:博物馆陈列文物;美术馆的收藏内容偏向现当代美术作品,不限于架上绘画、雕塑,也包括装置、影像、新媒体作品等。美术馆里的展品所带给人们的,已不再单单是视觉的审美欣赏,而是在不断增加的新艺术样式。逛完美术馆,观众可能会发现增加的不一定是知识,也可能是疑问。
不管因何走进美术馆,我们都对这样的现实图景倍感熟悉:步入展厅,观众从作品晃悠到作品,只在每件艺术品前停留个十秒二十秒,过不了多久便会困惑,甚至厌倦,发现与艺术的相遇不像预想中那般美好。在《如何参观美术馆》一书中,荷兰资深艺术顾问约翰·艾迪玛告诉人们,别以为到了美术馆,站在艺术品面前,就能理所当然领会它的含义。艺术与观众之间的火花不会自己点燃。美术馆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取决于你怎么做。人们需要意识到,美术馆给予观众的极大自由度。这种自由度或许就体现在——听一场交响乐要四十分钟,看一部电影要两小时,但一件艺术品应该看多久,美术馆让你自己决定。在这里,每位参观者都可以自己做主、创造体验,令参观美术馆真正成为新鲜有趣的体验。
参观者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观看方式与途径,但美术馆或许更需要思考能够如何丰满观众的体验。蓝庆伟将美术馆的功能比作“沉浸交互”中的VR眼镜——一种存在于参观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介质,认为美术馆能让人完成视觉沉浸、代入、精神沉浸、交互性感官体验等,可以以艺术作品为介质,促成参观者与展览呈现者之间的对话。这无疑让美术馆有了新的追求。
“如果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地方,让我们暂时摆脱现实的枯燥感,消除倦怠,重振旗鼓的话,那这个地方也许不是教堂而是美术馆。”青年作家祝羽捷以在国外不同的游历经历写下《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一书。在她看来,美术馆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严肃,而是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变得精致又好玩;美术馆也不应被视为某个终点,走出美术馆用审视艺术的目光看待生活,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也许才是真正的开始。
与艺术作品的自由邂逅,最终是为了发现吸引自己的所在,找到粘在脑中那块独一无二的口香糖
逛美术馆,可别光顾着打卡所谓的镇馆之宝。
在《看懂了超简单有趣的现代艺术指南》一书中,两位德国艺评家塞兰特和基特尔推荐了一种有意思的美术馆参观技巧:刚入展场,可以先多次而快速逛完全场,感受一下展厅的环境与温湿度并掌握该场展览的全貌,包括作品摆放的规则与安排的方式。借由这种预览,我们可以知道个别作品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掌握展览的整体脉络与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一旦对展览有了全貌性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放松而专注于欣赏各个对象与各项主题的作品。
“无论一件作品是否名作,最终还要看它能否吸引你。”艾迪玛这样说。他认为应该把琳琅满目的展品看作一份菜单,而不是待办清单。只要花时间欣赏,艺术的意义通常都会逐渐显现出来。如是思路,与祝羽捷的实际观展经验不谋而合。她的心得是:逛一次美术馆不可能把所有的作品都看完,因而不希望不停地路过一件件作品,最终又通通把它们遗忘,倒不如让几件感兴趣的作品成为打开故事大门的钥匙。“达利融化的钟表里藏着人类共同的欲望;维米尔的帽子把我们带回17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预言了绘画和欧洲的命运;扬·凡·艾克的凸镜里呈现着艺术家本人的愿望——这场爱情的见证人。”人们会由此发现,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不但是艺术家的生命结晶,还是艺术史的冰山一角,就像达·芬奇的密码,等待观者去发现其中的技法、风格、流派、意识,甚至于,作品每一个微小之处都隐藏着雄厚的力量。
与艺术作品的自由邂逅,最终是为了发现吸引自己的所在。这样一种吸引,就好像一块粘在自己脑中的口香糖,每一个人脑海里的那块或许都不一样。在美术馆里,我们需要花心思找的就是它。
跟着感觉走,是一种思路。《美术馆的秘密》里给出了这样的办法:你在遇到喜欢的作品时不妨多看一眼作者的名字,随着观展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越来越多你所喜欢的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或者与其风格相似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你也会由此形成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系列,逐渐确定你喜欢的艺术风格。
有针对性的切实探索,又是另一种思路。蓝庆伟建议,不妨就先把这次参观的感想记下来。学习是没有回头路的,只要迈出脚步,总能一步一步走得更远。去写吧,或者用手机拍照,用录音记下当时的感受,做不了艺术笔记,就把它写成一篇旅行攻略,一段为美术馆打分的简单评论,一篇给亲朋好友推荐美术馆和展览的介绍性文字,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艾迪玛则坦言深入了解艺术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包括但不限于:问问题,仔细阅读解说,用手机查一查相关资讯,邀请其他人和你一同欣赏和思考。
逛美术馆,纠结于懂不懂,而不敢肯定自己的感受,更不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其实会让你损失更多
看不懂,是美术馆里很多作品给人的感觉。无论波洛克满画布乱滴的颜料还是杜尚直接“拿来”的“小便池”,都难免让人“蒙圈”。美术馆里主要陈列着的现当代美术作品,本就是对既有绘画形式与规范的摒弃,予人的观赏体验的确有别于面对那些古典、优雅的艺术作品。有时,美术馆里的作品甚至让人感到震惊甚至是不适,不禁要问,这还是艺术吗?
步入美术馆,一定要看懂作品才算不虚此行吗?这绝对是误解。蓝庆伟说,艺术并不是科学,它往往没有标准的真理。因为我们所处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的不同,对艺术家基于自身视角创作出来的作品的感悟也不尽相同。面对作品产生困惑,不明白它表达的意思很正常。纠结于懂不懂,而不敢肯定自己的感受,更不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其实会让你损失更多——实际上,很多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也不完全明确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如果你真的很在乎,可以听一下导览的讲解,但是更好的习惯是,你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来评判一件作品。他认为也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好到值得一看、值得思索,如果遇到令你费解的作品,不妨尝试着放下或换个角度思考,如果都不能解决,那就把自己的困惑当作你对作品的评价也未尝不可。
该如何面对美术馆里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作品?感受你初见它们时的情绪反应,是很多业内人士支的招。
不妨以聆听音乐的体验来类比欣赏艺术作品。为什么人们听到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会感到振奋?蓝庆伟指出,这种振奋是不难理解的一种感受。其实当人们看油画、国画、媒体艺术装置作品的时候,一些作品看上去很直观,情感非常外放,也一下子就能感觉到艺术家想要传递的情绪是苦闷、忧郁还是欢乐。当然,也有可能当一些作品用了人们并不熟悉的创作语言和创作手法时,会让观众觉得困惑和迷茫。其实,忧郁是一种感觉,苦闷是一种感觉,欢乐是一种感觉,困惑也是一种感觉,只是这种感觉总是伴随着解决问题的冲动。
“如果想笑,就笑出来。倒吸一口气,愤怒或者大叫也行。谁说欣赏艺术一定得保持安静和镇定?”艾迪玛认为,把震惊的情绪内化,是理解艺术作品的关键的第一步。一旦下意识的“啊”过去,你就可以问问自己,这种感受从何而来?让你不舒服的点在哪里?试着接受你的情绪本身,然后像欣赏其他作品一样欣赏眼前的艺术品。重新去读解说词,再找找线索。艺术家如此刺激你,是否为了表达某种重要的观点?他是想让你正视自己的感受吗?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一个很有价值的想法或信息就会浮现。或许你会发现,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观点,不用点有争议的方式,或许还真没法有效地表达出来。
亲近艺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式,比如把你对艺术品的感受拍摄下来,比如让孩子成为美术馆导览员
除了踱步展厅、直面作品,在美术馆里亲近艺术,获得别样的体验,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式。
不妨举起相机拍拍拍!拍照释放着人们内心的激动之情与参与感。当然,必须在美术馆的许可下。这里说的“拍照”,其实指的不是拍摄艺术品本身,而是拍摄你对艺术品的感受。对此,《如何参观美术馆》有过详细说明。拍一张巧妙的照片,可以与艺术产生更有意义的互动。为什么不把某些属于你的东西或者同伴一起拍进去?当你女朋友站在她最喜欢的画作前沉思时,拍下她的背影;当你儿子的脸上露出和毕加索一幅作品十分相像的表情时,抓拍下来。让你的朋友假装和罗恩·米克的一件雕塑作品聊天,然后拍张照。艺术家创作了艺术品,观众也完全可以发挥创意,用摄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的再创作。
带着孩子来观展,还将拥有专属“附赠”。艾迪玛透露,世界上最棒的美术馆导览员就在你身边——那就是你的孩子。他觉得美术馆简直应该提供“小朋友租赁”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在入口领到一个小小的美术馆导览员。这是因为,孩子可谓提问题的专家,非常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这正是艺术批评最需要的关键技能。问问他们觉得这些艺术家创作的是什么,往往会得到很具启发性的回答。
也请别忘了,展示艺术品不是美术馆的全部,很多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发生。《美术馆的秘密》就为人们揭示了若干选项:
喝咖啡。大多数美术馆都有咖啡厅和简餐餐厅,且夏天冷气开得足,冬天暖气开得大,与其在马路上徘徊,不如进来喝杯咖啡,休息一下,还可以顺便欣赏一下艺术品。这么好的环境多让人心动。
参与公共教育活动。很多美术馆在节假日或特别的日子里会推出公众可以免费报名参加的活动:例如儿童节推出教小朋友画画的活动;七夕推出摄影师帮你拍美照的活动;圣诞节可能会开一个电音聚会。此外,美术馆也会把场地租借给其他机构,或与其他机构合作举行某个活动,例如新书发布会、电影放映会、诗歌朗诵会等。为了保持自身的品牌特色,美术馆还可能推出系列性或品牌性的活动,如以每年一届的形式、双年展的形式、假期的形式来展开推广。
如果你喜欢看书学习,美术馆更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带有图书馆的美术馆不仅有图书可以阅览,还会经常举办名家讲座。
延伸阅读
路过一座美术馆
比专程去往一座美术馆要重要
一座使人愉悦的美术馆不乏人气,却不一定适合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它的氛围像是“高等艺术”与寻常生活间的灰色地带;另一方面,有的展览空间需要人们肃然起敬,需要独处和静观才能细品其中的意味,但它往往不得不容纳众多的观众,更加挑剔的眼光,以及面对有时候难免没有效率的嘈杂对话。事实上,即使再过很多年,美术馆大概也很难摆脱这样一种混杂处境:它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混合,是既有训诫功能(作品展示,美育教育)的强化,也是一般性市民活动的通俗文化场所。其中,“设计”的作用依然重要但不再唯一,也就是说,不是寻常的文艺“范儿”可以概括一座美术馆。与此同时,“公共”也不是自下而上的一厢情愿所能造就,“公共”像这个词的字面含义一样,是靠众多的因子共同促成的。
人们普遍倾向于把大多数展览空间看作“公共建筑”,好像是因为其“外在”的规模和面向大众的功能,但是在建筑史上,美术馆的起源却和私人化的建筑类型密切相关,人们在那儿感受到的,是“内向”的视角和审美经验。更确切地说,最早的美术馆建筑曾经和“住宅”的功能相差无几——它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文艺复兴城市的规模,无论是“圆厅”还是“艺廊”都是住宅尺度的,这和后来出现的“国家美术馆”的巨大中庭和高拔柱式截然不同。
很显然,美术馆的“公共”属性是后来发展出来的。遗憾的是,在使得它的公共功能最大化专业定位清晰化的同时,展览空间反而变得和公众有些疏离了。
弗兰克·盖里的美术馆设计团队提示说,其实大多数现代美术馆的画廊面积只有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左右。另外百分之六十已经不只是美术馆的“辅助功能”了,它事实上构成了美术馆和城市之间有效的接口。
城市,从画廊里面向外看的城市……是的,对于城市的人们而言,美术馆应该不仅意味着它里面发生的展览。
美术馆最好需要自己成为一座城市,要么美术馆嵌进已有的城市肌理,要么巨型的美术馆中再造一座功能俱全的城市。
美术馆何以成为一座城市?通俗地说,将来的美术馆也许是和火车站、影剧院、居民小区、市政中心、高速公路……甚至餐厅,通过新的建筑学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对于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美术馆也许尚不能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人生,但它也许会给他们枯燥的日常生活注入一剂润滑剂,试想一下,和心爱的情侣相约国家美术馆,在梵高的名作前面(当然,中间一定隔着不少玻璃)吃一顿丰盛的大餐会是什么感觉?或者,高冷的美术馆竟也因为食物的香气(慢慢地,有些食物过于撩人的气味也会变成咖啡和茶的清香),从外面冷漠的城市里拉来了踯躅不前的人流。
马德里的凯夏广场美术馆让出底层的空间供人们穿行,它还有一个风格与建筑整体协调的美丽餐厅,连灯具也是建筑师亲自设计的。
维特拉之家传达着建筑师“展览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家”的理念,它听起来有些新鲜独特,但事实上,它不过是对“私人的万神庙”的传统的回归。
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的访客都会爱上那些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商店,他们喜欢这些能够带回家的艺术可能胜过那些墙上的真迹呢!去过盖蒂中心的人们通常都会在它山顶的餐厅吃个大餐,“顺便”看看南加州郊野满目苍翠的无垠风景。对于出个门都需要开车的洛杉矶而言,这样整个家庭可以度过一整天而不假外求的所在实在是太应景了,即使他们不一定会在美术馆的画廊之中花上太多时间。
对城市而言,“路过”一座美术馆比“专程”去往一座美术馆要重要。
也许,将来真的有可能去美术馆吃一顿难忘的晚餐。
(摘编整理自《美术馆十讲》,唐克扬 著,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