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这次会议是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近半个月之后,全球经济仍处在低迷状态,中国经济有力复苏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极受瞩目。会议一方面部署了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一方面从长远角度为我国经济发展谋篇布局,信息量很大,也提出了很多新认识、新提法,透出不少深意。
这次会议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是因为这次会议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二则是因为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说法。
“双循环”的论述和概念,其实早在今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便已提出,在全国的两会上又增加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表述。而在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国内大循环的论述从“逐步形成”变成了“加快形成”,可以看出经济国内大循环地位的凸显。相比以往更注重出口的经济工作方针,这个新的论断,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进入新阶段,经济建设和发展思路也将转入新的“车道”。
结合会议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最新判断和具体对策,以及下半年经济部署和“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各界对我国经济发展还需从“持久战”的角度重新认识,做好长期应对国际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准备。
一方面,扩大内需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支点。这次会议特别强调了扩大内需是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还强调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这既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优势,也可以协助外向型企业出口转内销,发挥国内大市场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经营并提高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这方面从年初的“直播带货”,再到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都可以看出,中央在刺激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放在刺激消费上。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疫情仍未出现好转迹象,全球经济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恢复,而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这样的客观现实也必须要求我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扩大最终消费,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也要求国内产业链进行深度创新与变革。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加大对核心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将成为大多数行业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不仅面临着全球疫情的冲击,也面对着美国现政府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科技进步、经贸合作等多个领域的打压。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间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现实情况下,这对我国企业将是巨大的挑战。但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国企业将面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甚至国家主导层面上的综合竞争,在这一过程中,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迫切需要对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重点推动实体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更多关注国内产业链的整合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把各产业提升为完整的创新产业链。
当然,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放弃海外市场,也不会延缓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这只是在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下的一次应对方案,不会影响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大局。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将会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不会改变。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盘和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