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电影市场今日之“冷”,未必不是在酝酿着明天的“热”。
2019年上半年电影数据显示,全国总票房为311.22亿元,同比减少2.82%;观影人次为8.07亿,同比减少10.45%,是自2011年以来票房和观影人次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一不太乐观的数据,让业内和一些媒体发出“遇冷”“跳水”的惊呼,更有学者提出中国电影产业的拐点或已到来。
电影票房、观影人次等作为一种经济数据,直接反映了电影消费市场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观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能力,常被视为电影需求侧的“晴雨表”。分析上半年票房下滑的原因,票补退潮导致票价上涨、好影片供给不足、新媒体视听娱乐产品的冲击等,成为较普遍的共识。
在电影票房下滑的同时,各大视频网站已进入过亿会员时代,代表“影像泛娱乐”的短视频平台也正持续高速增长。市场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全景式大视野,使我们在横向比较中,观察到电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个性化、多元化视听娱乐产品的出现,是社会大众文化需求的直接反映,也形成了所谓“物竞天择”式的市场竞争和空间挤压。
电影产业作为社会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此“百年未遇大变局”的形势下,进行供给侧调整、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提升影片供给质量,给观众提供更多从内容到形式创新的优质作品,是电影票房走出低谷的唯一出路。春节档爆红的《流浪地球》,以中国式的哲理、价值观,讲好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生生在银幕上打出一片天地。被誉为国漫惊喜之作的《白蛇缘起》,用精致的画面、清新的风格将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重新演绎,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佳绩。而那些不贴近时代、不反映真实的生活、粗制滥造的“烂片”,不仅票房惨淡,且遭到网络大众的口诛笔伐。这充分说明,只要你足够优秀,票房就不会辜负。
在任何社会与时代,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中国社会正在迎来一个发生巨变的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理想与信仰、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博弈,都是电影创作最坚实的土壤。它给我们用社会和时代解读人物命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电影市场折射出庞大的社会文化需求,观众走进影院依旧是当代无可替代的娱乐生活方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家国情怀的审美情趣、人性善恶的叙事表达,也依旧对观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都告诉我们,中国的电影市场永远不缺乏观众,这是我们应有的文化自信。
从现实角度看,在进入业内称之为“影视寒冬”的时期以来,资本撤场、投机失灵,从筛选、投资、立项到研发制作,“谨慎”成为行业主旋律。随之而来的流量明星的失落,行业标准的出台,电影作品的分层化、多样化,都预示着电影行业正在升级换代,电影市场正在回归理性,一些传统行业乱象正在消亡,观影受众也在变得更加成熟。
改革是长期的,创新是艰难的,或许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十几年来,市场表现时有起伏波折,不能因为一朝遇“冷”,就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电影市场今日之“冷”,未必不是在酝酿着明天的“热”。我们要允许低潮存在,要允许电影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有一个积蓄力量的阶段。毕竟中国电影市场还不成熟,从不成熟到成熟,从“烂片”成堆到佳作迭出,从门庭冷落到一票难求,取决于电影工作者们甘于寂寞、甘于奉献,长期而艰苦的奋斗。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