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初心 积极传播北京文化

2019年02月15日 08:37    来源:北京日报    李洋

  北京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昨天闭幕,在连续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众多艺术门类的首都艺术家代表,共同对当前文艺创作和自身探索中面临的问题敞开心扉探讨,并建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保持初心、坚持文化自信,是许多艺术家共同的心声。

  “作为文化艺术领域工作者,我们要首先有行业自信和职业自信,才能输出文化自信。”北京电视家协会的代表、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制片人杨舒文说,《每日文娱播报》创立之初定位于文娱资讯,不可避免要关注流量明星及其个人生活。“在中央提出改文风之后,我们也曾担心增加对作品和创作者的关注、减少对流量明星个人的关注会影响收视,但事实证明并没有。”她说,这个改变让她坚定了信心,“观众已经成长、成熟了,也不只想看流量明星了。”

  提起文化自信,艺术家们都表示生活工作在北京,传播北京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曾多次参与北京台春晚和央视春晚曲艺节目撰稿的相声演员李寅飞,每个月都会亮相广茗阁,在他和伙伴们创办的“大逗相声”品牌中举办一场“这里是北京”的专题创作演出。开会期间,有其他代表提醒他在这个系列的专题创作中,除了讲北京的公交、地铁、城市风貌,还可以介绍古都文脉,比如故宫文化。李寅飞立马在“大逗相声”的工作群中发起倡议,文代会还没闭幕,大家就已经构思出有关故宫主题的几条线索。曲艺艺术身为“文艺轻骑兵”短平快的特点,得以充分显现。

  不同艺术门类有不同的优势,在市文联理事会对未来五年首都文艺发展的谋划中,明确提出要以文艺创作阐释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精神内涵。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代表、京味作家刘一达提出,在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方面,民间文艺家的作用明显,民间文艺家身上的担子也更重。民俗学家刘铁梁建议,民俗学界首先要把握好理论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记得拥抱火热的当代文化实践,发扬时代性文化,要努力将当代文化中缺失的东西补足。一味简单地‘保护’,会掩盖当代文化的缺失,也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将接踵而至,这也为许多艺术家,包括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目标。

  美术家协会年龄最小的代表孙逸文是位90后。他说,作为青年画家,最关心的事儿就是如何把画画好,画出精品,也就是“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以前在美院学习时,对国家性主题创作并不是很感兴趣,说实话那个时候更陶醉于自我情绪的表达和技术的训练。”但去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孙逸文在网上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贡献人物名单。“这些杰出贡献人物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比如将美好年华全部奉献给敦煌,毕生致力于壁画研究、修复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比如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可可西里那片净土,牺牲在偷猎者子弹下的‘环保先锋’索南达杰……我意识到了一名青年画家的使命,就是要以这些感人的人物和事迹为题进行创作,让更多老百姓了解这些故事。”

  还有许多艺术家就加大青年文艺人才培养投入、有计划地加大创作扶持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期待在文联大家庭的支持帮助下,加强交流和学习,拿出更好的作品以文化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保持初心 积极传播北京文化

2019-02-15 08:37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