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机型档案 > 中航工业 > 新舟600 > 动态 > 正文

中国支线飞机总体性能良好

2012年04月12日 09:46   来源:SRC-1993624008   记者李忠粮

  自2010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新一代支线飞机新舟600交付民航飞院以来,目前该校拥有的两架新舟600,已完成训练飞行1345:37小时,最高日出机率接近美国赛斯纳公司生产的奖状公务机,达到7.15小时。从该校飞行、机务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新舟600总体性能良好,但亦有一些瑕疵有待改进。

  这是4月10日,飞院郑孝雍校长、吴旭勇副校长,向来校征求意见的西飞国际总经理蒋建军、副总经理张小红一行介绍新舟600的使用情况时,给出的评价。同时,他们从用户的角度、以飞院现有的三种国产飞机——运12、小鹰500、新舟600为例,对比TB、奖状、夏延等进口教练机,分析了中国航空制造业的优势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生产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以增强飞行驾驶舒适度的希望。

  据悉,民航飞院是全球最大的民航高校,年飞行训练超过33万小时,居全球之首。目前,该校拥有初、中、高教练机14种,共236架,其中国产飞机包括两架新舟600、10架小鹰500和1架运12。从各型教练机在该校的使用情况来看,国产民用飞机在诸如飞行包线、续航能力、动力配置等性能方面并不亚于欧美产品,甚至在航材、使用成本、售后服务等方面还略胜一筹,但与进口飞机相比,由于国产民用飞机,特别是通航飞机还没有形成量产规模,不具备大规模采用专用设备或生产线的条件,因而在塑性成形、铆接、涂装、内饰和内饰材料、总装等制造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国产民机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根之所在。

  对此,郑孝雍表示,西飞国际是我国的大型航空企业,承担有为波音、空客生产机头、机翼和垂尾等高端部件的配套工作,其航空器设计、制造能力毋庸置疑。但鉴于目前新舟系列飞机受生产规模等因素制约,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完善。当然这些问题都属枝节细末,将随产量和生产工艺、生产标准的提高迎刃而解。

  郑孝雍说,飞院作为新舟的先锋用户,愿意以国产飞机试验场的身份,为包括西飞国际等在内的中国航空企业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供各类运行数据,为我国航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尽自己的绵帛之力。

  蒋建军说,飞行学院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当年西飞面临困境时,是你们以高超的飞行技术、精湛的维修技术和对民族工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维护了运七飞机的声誉,增强了我们打造中国民机品牌的自信心。

  当西飞国际开始研制新舟60时,又是郑孝雍校长等资深飞行专家,根据自己在飞行训练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改进、提升新舟60驾驶舱设施、设备的构想。正是得到了这些宝贵意见,才有了新舟600的定型。西飞国际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飞院的关心、支持。此次我们到飞院听取意见,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尽全力做好售后服务,以确保新舟600飞机飞得好,飞得顺。同时,也为新舟系列产品上规模做好前期准备。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