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距离上海两小时左右车程。南通兴东机场,作为上海周边唯一一座纯民用机场,建成投用已有22年。多年来,这座机场和全国不少中小城市支线机场一样,发展不易。然而近年来,南通机场突然发力,2011年底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去年全年超过93万人次,达到江苏省第五位,增幅全省第二,今年预计可突破120万人次。今年,南通机场因为成了ARJ21国产支线飞机模拟航线运行的主机场之一,它也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机场压力不小,南通机场为何能够实现逆势增长?在江苏其他邻近城市,比如徐州、常州机场,受到高铁直接冲击,不少航班被迫取消,客运量显著下降。南通机场总经理陈林坦言,目前南通还没有高铁通车,客观上避开了直接冲击,获得了快速发展的空间。然而从南通机场多年来的走过轨迹看,“有无高铁”并不是决定因素,机场自身定位与努力,才是关键。“沪通铁路已经在造了,铁路的冲击很快也会到来,但这些年我们已经经历过许多困难和冲击,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陈林说。
陈林说的困难和冲击,和上海不无关系。因为离上海太近,南通机场时刻感受着上海两大机场的“虹吸效应”。过去多年,由于航班较少,虽然家门口有机场,不少南通市民却还是坐车到浦东、虹桥机场搭乘航班。各大航空公司在上海安排航线,争着要来;南通这样的小机场,却得求着航空公司去。在上海,航班多、航线密,市场竞争充分,机票价格相对便宜;在南通,航空公司话语权明显更强,很少打折,机票价高,也使得当地市民转而选择去上海坐飞机。另外,南通周边的江苏城市,基本上也都有自己的机场,大多数还是国际机场,使得南通机场辐射范围有限。可以说,在上海和江苏其他城市两边挤压下,南通机场市场空间不大,如果不去开拓,不等高铁到来,已有的市场也很可能快速流失。
民航体制改革后,南通机场从国家民航局的“条管”转为地方政府管理,之后几年,地方政府找过合作方,想过一些办法帮助机场发展,但机场仍面临较大亏损,发展缓慢。几经挫折,当地政府想明白了,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强机场,还是要靠自己。2009年国家民航局举行专题会议,将南通兴东机场总体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找准定位后,当地政府大举投入,改建扩建机场,增加跑道,使机场拥有了一流的基础设施。2012年开始,南通机场厚积薄发,三年中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量超过55%。
陈林认为,南通机场近年来的成功,一大原因是紧紧抓住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窗口期。目前南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经济总量排名靠前,市民出行需求大,去上海坐飞机毕竟有时间和路上经济成本的问题,因此随着国内航线日渐丰富,该机场越来越受到当地市民欢迎。同时,南通经济外向度高,近期南通机场正式成为我国一类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即将推出短途的国际航线,预计可以留住更多的本地客源。
“目前,本地客源仍七八成左右,但未来竞争中,不能只吃老本。”陈林介绍,南通机场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后,就全力向融入上海枢纽的目标努力。他认为,上海两大机场运能已经出现饱和迹象,这恰恰是南通机场的机会。陈林表示,现在新的航空公司,尤其是低价航空,航班想挤进上海,时刻资源已经非常紧张,南通机场则可以为这些航空公司提供便利条件,沪通铁路通车,地面交通更加便利后,航空旅客“经通进沪”将变成现实。
旅游市场上,南通机场也在巧妙借力。陈林介绍,南通本身缺乏足够的旅游资源,全国各大旅行社很少将南通排进华东游的线路。但如今南通机场主动出击,开设从机场通往江苏、浙江旅游景点丰富的城市。由于线路设计合理、配套完善,目前不少地区游客参加华东游,就会从南通机场进出。
对于近年来“支线机场建设热”的情况,陈林认为,需要理性看待这一热潮。中小城市有机场建设的“本能冲动”,机场也可以给城市改善交通、招商引资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但支线机场后续运营是比建设更需要付出努力的事。“建一座机场,只开一两条航线,不能带来盈利。”陈林表示,支线机场需要持续投入,比如地方政府通过补贴方式吸引航空公司开设航线,机场本身也必须主动作为、培育市场,才能带来持续的后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