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瑞士太阳能飞机下周开启5个月环球之旅

2015年02月26日 09:52   来源:新闻晨报   

“阳光动力”项目的联合发起人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左)与贝特兰德·皮卡德将轮流驾驶

  □晨报记者 韩小妮

  “不使用一滴石油!”来自瑞士的“阳光动力2号(SolarIm-pulse2)”太阳能飞机计划于3月初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出发,展开为期5个月左右的环球之旅,其中将在中国重庆、南京进行停留。如果飞行成功,这将是世界上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

  “飞机现定于3月3日从阿布扎比出发。日期是否还会有变化,取决于到时候的天气状况。”“阳光动力”项目媒体负责人克劳迪娅·德格纳特昨天向记者透露。目前,“阳光动力2号”正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蓄势待发”。

  这架即将刷新人类依靠太阳能飞行纪录的飞机,翼展比波音747的翼展还要宽,而重量仅相当于一辆家用汽车。它由碳纤维制成,机翼中共镶嵌了17249片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能为机上的四个电动马达和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供电。

  日前,“阳光动力2号”公布了飞行路线图。在长达3.5万公里的飞行旅途中,它将降落12次。飞行的起点和终点均为阿布扎比,期间它将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首次降落,然后横跨阿拉伯海抵达印度,随后继续飞行,到达缅甸、中国、美国夏威夷和纽约等地。

  整个环球之旅中,“阳光动力2号”将在中国停留两站,分别是重庆和南京。据飞行团队介绍,这两个站点是他们根据天气、地理位置等条件加以选择的。之所以没有选择上海,是因为沿海城市早晨通常有雾,而太阳能飞机飞行需要阳光,容易延误起飞时间。

  从南京飞往美国夏威夷的航段,是此次环球航线中最长、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段旅程。该航段直线距离为8500公里,预计飞行时间将达5天5夜。由于机舱内仅可容纳一位飞行员,该飞行员将连续不间断飞行5天5夜。

  “阳光动力2号”将在中国停留大约1个月的时间,期间飞行团队将来上海进行交流。今年恰逢中瑞建交65周年,因此这架太阳能飞机的中国行还有着传递友谊的意义。

  至于飞机到达中国的具体日期,目前还无法确定,将取决于天气和阳光状况。

  “我向自己承诺:下一次,不用一滴燃料”

  “阳光动力2号”将由“阳光动力”项目的联合发起人贝特兰德·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与安德烈·博尔施伯格(André Borschberg)轮流驾驶。而两人能对该项目一拍即合,皆源于对清洁能源的喜好。

  探险和创新的一拍即合

  皮卡德来自瑞士家喻户晓的探险世家。他的祖父奥古斯特曾乘热气球达到过16201米高空,父亲雅克曾搭乘自己参与设计的潜水艇抵达马里亚纳海沟10916米处。而他自己曾于1999年搭乘热气球,完成了为期三周的环球旅行。“当时,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热气球的燃料耗尽。所以我向自己承诺:下一次,我要不使用一滴燃料。”他说。

  于是,皮卡德想到了驾驶太阳能飞机。在向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咨询技术可行性时,皮卡德结识了博尔施伯格。“我一生有两个爱好:飞行和创新。”博尔施伯格既是一名企业家,也是一名飞行员,曾为瑞士空军服役25年。

  飞行前先进行睡眠训练

  白天,飞机“汲取”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攀升至10000米高空飞行; 到了晚上,它将逐渐下降到3000米的高度,依靠储存在电池里的多余电能继续飞行。由于飞机没有减压舱,温度落差极大。白天气温最高可达30℃,而到了晚上又可能会降至-30℃。因此,飞行员将穿着指尖和脚尖有保暖设备的特殊服装,以适应温度变化。

  “阳光动力2号”的机舱大约为3.8立方米,使得飞行员在休息时可以将座椅放平。座椅下面设有马桶装置,解决了飞行员上厕所的问题。机上设有通话、网络等设备,可随时与地面联络。“皮卡德是个大忙人,只有他在天上飞行的时候,才有时间和我通话。”飞行团队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

  飞机可以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飞行20分钟,为此,两位飞行员专门进行了睡眠训练。“你要把每天晚上睡8个小时的习惯,改变成一天睡10次,每次睡20分钟。”皮卡德说,“因此,你需要打破日常习惯,敞开自己,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做事情。另外,你要让自己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最终的目标上,而是要关注当下。这是一个真正的冒险。”两人有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博尔施伯格喜欢用瑜伽,而曾经做过精神病医生的皮卡德会用催眠术。

  各方创意成就“阳光动力”

  两位项目发起人表示,“阳光动力号”的诞生并不是为了制造新一代太阳能载客飞机,而是希望通过这次环球飞行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清洁能源完全能替代制造污染的其他能源。

  有趣的是,十多年前,两人邀请航空业的公司为他们设计、制造太阳能飞机时,遭到了多家企业的拒绝,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两人决定自己组建设计、制造团队。如今,“阳光动力2号”集合了全球80多家公司所提供的创意、技术解决方案,其中只有一家来自航空领域。而飞机上的每一个设计,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得到应用。比如,拜耳公司为飞机驾驶舱研发了绝缘材料,这项技术也可应用于冰箱的制造。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