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观点:航空安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嘴上

2015年01月16日 14:10   来源:《中国民航报》   

  郭起豪

  旅客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肯定不对,必须对煽动者和违法者予以处罚。在此类事件发生后,不论是指责部分旅客安全素养不高、道德水准低下,还是呼吁处罚力度需要加大、不能只是“挠痒痒”,都在情理之中。事实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旅客并不知道随意触碰或打开机舱内救生物品和设备的严重后果。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旅客在情绪激动时,会将发泄的对象锁定在应急舱门、救生衣上。尽管当时强行打开应急舱门、随意拆开救生衣的行为令这些旅客在事后都很后悔,但是错误已经犯下,后悔又能怎么样呢?有一部分旅客或许根本不知道随意触碰或打开机舱内的救生设备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并非航空业的专家学者,很多可能不知道《民航安全保卫条例》,更不可能准确地知道这一条例中的内容,包括明确规定“航空区内禁止盗窃、故意损害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等。

  犯下了错误,接受了处罚,但从此旅客就真的明白强行打开应急舱门这类事件的严重性了吗?那也不一定。我们常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些年,不少旅客频频打开或损坏机上逃生设备,就是因为旅客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因为在日常的应急演练或者科普当中,我们接触不到那种能够触及心灵、能够带来震撼的“体验式”航空安全教育。

  如今,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科技馆可以提供体验式教育。比如,你不知道雷电有多可怕,就可以进入雷电体验通道,感受雷击出现时你的身体及周围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在一次次胆战心惊后,你会一次次提醒自己在打雷时绝对不能站在大树底下。而在民航的航空安全应急演练中,几乎没有旅客参加。到底这些紧急设备对航空安全有多重要,旅客也无法有感性认识。

  与其在每一次事件之后指责这个埋怨那个,倒不如把工夫花在平日。民航能否在一些涉及航空安全知识的科普馆或者是机场等场所,开展一些航空安全教育活动,让旅客亲身体验呢?航空安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嘴上,而要从我们的小旅客抓起。从家长带着孩子第一次搭乘飞机开始,从家长带着孩子第一次走进民航科普馆开始,就要学习飞机上的哪些物件是碰不得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好好利用的。这样,旅客就能从小明白怎样做才是利于安全的了。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