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款国产预警机——被网友称为“昆仑鹰”的ZDK-03出口型预警机和国产新型中型预警机的图片,在网络上大面积曝光。
ZDK-03出口巴基斯坦,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和瑞典之后,第五个能够整机出口预警机系统的国家。
中国海军也不甘人后。近一年来,作为“辽宁”号航母的配套工程,国产舰载预警直升机和JZY-1型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也先后曝光。
加上国庆60周年阅兵式骄傲地掠过天安门上空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10年内,中国井喷般地亮出6款预警机,而且装备了全球最先进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当初因美国的技术封锁,我们被逼自己搞的预警机,成为当代中国的“争气机”。
这,颇有当年“两弹一星破天荒”的豪迈气势。
那么,未来的中国预警机,这种最要害的“战力倍增器”,将为我们撑起怎样的一片天空?
有了预警机,你就能以少胜多
“一支拥有预警机的空军,与没有预警机的对手争夺制空权,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取胜。”这样的表述,早就成为世界各国空军的共识。
徘徊在交战区域后方三五百公里的预警机,在融合了制空权、制电磁权争夺的信息化体系作战中,是最关键的节点之一。它不仅是现代空军、海军的“千里眼”,用远程警戒雷达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更是空中力量的指挥所,直接指挥战斗机群作战。活脱脱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从二战时代开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预警机发展成为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战斗力倍增器”。作为现代空中力量的核心,预警机能指挥并可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就像战斗机群的“眼睛”和“大脑”一样。
预警机的发展,历经了三代,功能不断完善。第一代是“载机+雷达”,老老实实地当机群的“眼睛”;第二代,也是目前各国现役主力预警机,则是“载机+雷达+通讯+指挥引导”,承担起空战指挥中心的重担;而下一代预警机,将变成“载机+多传感器+网络+战场管理”,具备网络化、多元化、一体化、轻型化特点,成为全军“网络中心战”的绝对核心。
未来预警机,背上不再驮着“大烙饼”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年初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的下一代预警机的设计目标,是能发现F-22这样的隐形目标。
隐形飞机,是近20多年来笼罩在各国军队头顶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上述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显然将极大地改善解放军面临的战场态势。
“下一代预警机的雷达,需要能集成战场环境侦察、高速隐身目标探测、目标识别、抗截获、电子侦察、电子自卫和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航空专家宋心之认为,这使得预警机在未来战争中作为信息获取、指挥控制关键节点的地位更为突出,但实现难度也必然大幅增加。
随着具备隐身性能的飞机、战舰、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等的逐步普及,预警机不仅面对着更复杂的战场环境,同时,自身受到的威胁也日趋严重。美军已有人开始评估,F-22凭借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的“超能力”,关闭自身雷达,向空警-2000冲刺到有效射程内偷袭,在战场上是否可行。
在此形势下,提高预警机雷达对隐身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能力,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付隐形目标更有效,而且可靠性好、扫描速度快、自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被截获概率低,还能同时完成多种功能,必然是下一代预警机的首选设备。“你能想象吗?战斗机发射空空导弹后,预警机甚至能直接引导导弹飞向敌机,而本方战斗机完全可以掉头撤退。”
“下一代预警机,我们很可能看不到背上驮着一个烙饼式的大圆盘,预警雷达很可能采用共形天线。因为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雷达天线可以像手机一样做得超薄,贴在机身表面。”这样一来,空气阻力小了、重量轻了,雷达反射截面积也小了,飞机负担轻了,就能飞得更远,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而预警雷达小型化,使其可以被装在更多、更小的飞机上。到时候,满天飞的直升机和无人机,说不定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空中千里眼”。(记者 屠晨昕 通讯员 李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