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专家解读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生成战力尚需两年

2013年05月13日 10:08   来源:凤凰网   闫嘉琪 张洁娴

  原标题:解读我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生成战力尚需两年

  中国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10日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该部队成立后,将逐步实现舰载机常态化舰上训练,完成岸基航空兵向舰载航空兵的跨越。据张军社预测,我国航母舰载机完全具备战斗力还需要两年的时间。

  人民网: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成立,这对我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意味着什么?

  张军社: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自2011年2月开始筹建以来,已经完成了多项试验和训练,多次组织舰载战斗机试飞员成功地在航母“辽宁舰”上进行了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培训了一定数量的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飞行员及机务人员,为提高舰载航空兵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缩短舰载机战斗力生成周期、实现岸基航空兵向舰载航空兵的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的正式组建,是我国航母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我国航母战斗力建设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航母已经开始形成战斗力。

  人民网:舰载航空兵部队在航母战斗群中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样的战术功能?

  张军社:航母战斗群是集舰载机、水面舰艇和潜艇于一体的强大的作战体系,既可用于战略威慑、攻势作战,也可用于战略防御。舰载机可延伸母舰的作战半径,也是母舰的空中保护伞,航母则为舰载机提供了起降平台,是舰载机的海上基地。

  飞机在海战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海战模式,改变了世界各国海军发展和使用“大炮巨舰”的建设思路和作战思维,对制空权的掌握已经成为现代海战取胜的最关键因素。航母上最主要的武器是舰载机,舰载机成是航母之翼、航母之剑和航母千里眼,舰载航空兵部队已经成为航母战斗群的核心。

  舰载机水平是航空母舰武器装备水平的主要标志,舰载机作战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

  舰载机一般由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反潜机、搜救机和运输机等机种组成,是航母战斗群实施远程预警、海上防空、战略威慑和纵深打击等任务的主要兵力。从战术层面上看,航母舰载机可协同航母编队在航母周围构成空中、水面和水下全方位的立体防御作战体系,可担负空中侦察预警、远程对地攻击、反舰、反潜、电子干扰和海上搜救等任务。

  人民网:舰载航空兵部队成立后,我国航母舰载机是否将很快展开常态化舰上训练?

  张军社: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后,舰载机训练将由科研试飞阶段向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和舰载机上舰阶段转变。我认为,舰载航空兵部队首先将加快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和机务人员培训,突出抓好舰机适配、机务保障和风险管控等环节,同时根据飞行员基地训练情况,分梯次安排飞行员进行着舰和起飞训练,逐步实现舰载机常态化舰上训练,完成岸基航空兵向舰载航空兵的跨越。

  人民网:预计我国舰载机战斗力生成周期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

  张军社:国际上对航母舰载机战斗力生成周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有人说舰载机能在航母上起降,就代表舰载机有战斗力了。我认为,舰载机要遂行作战,能在航母上起降是很关键的一步,但还有更重要的海上拦截和攻击等科目需要训练,也需要实现舰机密切协同,即航母与舰载战斗机和反潜、救生、警戒等多种舰载直升机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因此,我国航母舰载机战斗力生成还需要一个过程。法国的“戴高乐”核动力航母2000年9月正式服役,2002年舰载机“阵风”上舰,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后法国才宣布它具备战斗力。俄罗斯航母上的苏-33舰载机,因为缺乏经验以及军费限制,真正形成战斗力大概用了10年时间。从外国航母舰载机战斗力形成过程来看,我认为我国航母舰载机完全具备战斗力恐怕还得有两年时间。

  人民网: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有何区别,舰载航空兵部队对飞行员有何特别要求?舰载航空兵是否意味着将面临比岸基航空兵更大的风险?

  张军社:舰载航空兵就是以海上母舰为基地遂行作战和训练的航空兵。相比陆基飞机,舰载机与陆基飞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起降区域、起降方式、作战使用和舰面保障等方面,在狭小的舰上完成停放、起降和日常维护等都要求舰载机与岸基飞机不同,舰载机要有更高和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舰载机动力系统和机身结构等方面需要有更高的标准。首先,航母甲板长度不足300米,不到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舰载机要在这么短距离的跑道上起飞,就必须安装大推力发动机,以提高加速性能。舰载机后机身还要安装拦阻钩,进行拦阻着舰。其次,为承受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所产生的过载和冲击,需要设计高承载的起落架和机体结构,机载设备也要满足这些要求。此外,舰载机还受航母机库空间的限制,舰载机的机翼和尾翼甚至空速管需要能折叠。舰载机机身材料要能耐腐蚀、耐高温、耐高盐度。

  航母甲板上的飞机跑道短窄,海上气象条件复杂,降落环境和条件严苛多变,这使舰载航空兵面临比岸基航空兵更大的风险,特别是航母舰载机着舰和起飞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这对舰载机飞行员的技术、身体、生理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航母上降落时,为了防止挂索失败,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大油门下滑着舰,以保持“逃逸”速度。舰载机在勾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起飞时,由于航母甲板14度的滑跃倾角,舰载机飞行员会产生加速撞墙的感觉。每一次起降,都是过“鬼门关”。有资料统计,舰载机飞行员在训练和作战中,有近10%的飞行员因着舰阶段的技术失误发生坠机事故,由此可见着舰的难度有多大,需要舰载机飞行员具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技术水平。因此,我国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官兵都是从全军飞行部队中层层筛选出的精英,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战斗机飞行员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3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具备丰富的飞机、舰艇、航海、气象和国际法等方面的知识。即使这样优秀的陆基飞机飞行员,也要接受严格的舰载机飞行培训和舰机适配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