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西飞具备大型飞机制造能力 形成特色技术优势

2013年03月15日 15:10   来源:中国航空报    

  2013年1月26日,当运20一跃而起首飞成功之时,举国欢腾,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四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运20的首飞是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作为主制造商的中航工业西飞被世界所瞩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飞先后完成了轰6系列、运7系列和运8飞机等20多种飞机型号的设计研发,特别是在轰炸机、运输机、特种飞机研发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特点和较强技术优势,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1958年建厂至今,西飞走过整整55年的艰苦历程,几代西飞人怀着航空报国的炽热情怀,默默地拼搏和奉献着,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任务,谱写了一曲航空报国的壮歌。

  1968年12月24日,西飞生产的轰6飞机首飞成功,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有能力生产战略轰炸机的4个国家之一。如今轰6系列飞机现已发展出多种机型,成为空、海军轰炸机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

  1988年12月14日,西飞生产的“飞豹”首飞成功,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该系列型机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中,西飞研制的空警2000、轰6H、“飞豹”、轰6加油机4个型号27架飞机参加受阅。为了这一天,西飞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服务保障人员远离家人整整5个月,无怨无悔;为了这一天,150个日夜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工作,默默地擦拭“利剑”。 当中华儿女守在电视机前尽情释放对祖国的自豪感时,西飞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只能在心中勾画此刻广场空前的盛况,任心中热流激荡。西飞人有权利自豪,那一柄柄直刺晴空的“利剑”上流淌了西飞人太多的汗水,承载着西飞人太多的期盼。

  “十一五”以来,西飞一系列新机研制,完成了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建设、设计实验室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使公司的飞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检测能力、试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型号发展思路,西飞不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应用研究力度,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技术研究及型号技术攻关工作,完成了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机翼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航空高效数控加工技术、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机翼壁板自动钻铆技术、数字化产品检测技术等一系列航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形成了飞机结构设计、大型机翼制造、飞机总体装配、工装设计制造等极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具备了大型飞机的制造能力,同时,机翼制造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西飞紧扣飞机型号研制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实施以培植核心技术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了一批能够代表当今航空制造技术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的飞机研制中,西飞积极研究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数字化定位和自动化加工等技术,构建高水平的部件自动化装配系统。在新机研制中,西飞广泛采用装配仿真和三维工艺设计技术,机身壁板、机身部件总装、机翼对接、翼身对接已采用自动钻铆技术、数字化装配技术,切实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装配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